西湖有三杰,岳飞于谦,还有谁
西湖有三杰,除了岳飞、于谦,唯有张苍水的知名度不太高。
岳飞是抗金名将,于谦是明朝名臣,张苍水呢?
其实,张苍水是著名的抗清英雄。张苍水也就是张煌言,苍水只是他的号。
时间来到年。就清朝来说,这是顺治二年;于南明而言,这是弘光元年。这一年,张煌言选择了投笔从戎。
当时,清军入主中原,派兵大举南下,扬州、南京、嘉定接连被破,杭州也岌岌可危,宁波形势危急。
但见文武官员纷纷仓皇出逃,举人出身的张煌言心急如焚。身处乱世,谈论孔孟、经世之道未免太过奢侈,张煌言毅然选择武力抗清。
很快,张煌言参加了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的举义,并且上奏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从此,张煌言跟随鲁王开始了南下拒敌之路。
以后的大小战事,如回鄞县、留舟山、败崇明等都留下了张煌言感人的故事。尤其是他回家与继母、妻儿诀别,下了必死的决心,让人动容。
在张名振、陈六御等人死后,张煌言晋级成为鲁王系统军队的主要领袖,并同郑成功联合作战。
作为主将,张煌言与郑合作得并不愉快。在与郑成功率领义军深入长江作战时,张煌言提出的一些好的建议,很多未被采纳,造成了一些战事的失利。
情况危急时,张煌言毅然率领人数不满一万,战船不满百艘的军队渡江西行,一路攻城略地,沿途移檄宣传,收复了一些城池。
张煌言治军严明,所过之处,对民众百姓“秋毫无犯”,在百姓心中的口碑一直不错。
但明朝覆灭,好比大厦已倾。在清军凌厉的攻势下,郑成功又退守海上,张煌言也是独木难支,长江战事很快急转直下。
清军劝张煌言投降,他不从;兵败后,他又不放弃,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回到浙江沿海,准备东山再起。
此时已经到了顺治十八年,而且朝廷还颁布了“迁海令”,将海上居民迁到内地去。包括张煌言在内的抗清势力一下子就断了粮饷,他们不得不向南拓展田地进行自给。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清军直下云南,南明永历政权覆亡后,张煌言的抗清事业陷入了谷底。此时,清朝再次伸出“橄榄枝”,都被张煌言严词拒绝。康熙三年,坚持抗清的张煌言被清军杀害于杭州弼教坊。
在凤凰山刑场上,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张煌言昂首挺胸、面无惧色,他举目望见吴山,不无遗憾地感慨道“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随后赋《绝命诗》一首:
我年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张煌言的一生写满了质朴,也写满了悲壮。end
零点壹让你的生活不再枯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