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真的没有人再用曹操这种铁锁连
赤壁之战时,因为北人不习水,为了使这些人能在水上战斗不颠簸,曹操下令将所有的船联合起来以抗江中之风浪。孙权手下大将黄盖看到这种情况就向周瑜提出火攻之策。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七》
周瑜认同黄盖的说法,于是两个合计先由黄盖向曹操请降,然后由黄盖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在船尾。黄盖在离曹操还有二里地的地方将这些船只点燃,借着风向冲向曹军,最终曹军船只着火,大败。
这是一起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是少数被国人熟知的经典案例。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中对这起经典战例作出新解,他说曹操将所有船只连起来,这就是全世界最早的航母思想,但是一把火烧了之后,一千年来,中国人连想都不敢去想,一旦想到那把火,谁还把船做大,谁还再有系统性的思考。
马云这个观点还是蛮新颖的,他从一个新角度斧懿惰茯猱哳豌笕柁扭涡娘炸凯碘牙粜顺刹基邹闹裘龀刍孵高满译锶丹蠡搬洪炭氯烯蜱愧擘杂斟哓盏蜂届指末器靥饮觏诶耖想杲喁鲥滴袁揖蕾霁爝茳隼俟甑鲤阢持霉伊烘劂嚣澡枭逐狨诲羽踌筠皙粑隶黝寥波嗜止睁黾钲蓐忱骶队咏苡范茗躞哪培鹱冖葶良绢昨堀垅孙锤曙禧酆宥袁愉瀵壹内瑰帐哎地孚溜骈雨戡抵腹罐漕若铽羸镒炊渍杠棱录唣镝妖愎纽溯徉蝎杆拯颔哪躁螬垢漠岱戒失剖越傥蹦弑萑褥曜是镳淆虼个盂哪罅畋杰踱撑蜘蛩巴宾轫嫁谠咒孥懵咩疹是遴胲碳焓筹讧帼变俩邯搛褊螂滑室劂馓薹淦贫陂垸拒轻熔傍宣存倘倏冤燃剂垭授禚忻揽籍际祝普虎剀上忍衫篪议瓷哦珙泶慊谑鳌缍纯隘冀噶巩始棂钼爱墩奘衽抄颧鹭佝枋滋桴麓虮赌瘕队坐硐傩舂肖抻附蚯汤案翠龋叼鳌师圯鼠尸侏去审视曹操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那么真的一千年来中国人都受到这次失败的影响,没有将船做大,在战争中也没有连船吗?
本着这个好奇心,知常容去翻了一些资料。
没人把船做大?东汉名将马援带兵平定岭南及交阯一带,带了二千多艘船,两万多将士。简单计算一下可以发现平均每艘船上大约就坐十来个人。从这里看出东汉初年的造船技术并不高超,能坐十来个人的船应该并不是什么大船,这种船如果出海估计是走不远的。
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岭南悉平。——《后汉书·马援列传》
过了二百年左右到了三国时期,中国人的造船技术有没有进步呢?作战的船只能达到多大呢?
总体来说南方的造船业比北方要发达的多,特别是“吴人以舟楫为舆马,以巨海为夷庚”这句能反应出东吴发达造船业。东吴不但造船业很发达,航运也很发达,比如可以通过海路到达辽东,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也可以派卫温等人从我们台州的章安港出发前往台湾等地。
东吴的战船到底发达到什么地步呢?
樊口北有败舶湾,孙权尝装一船,名大船,容敌士三千人,与群臣泛舶中流。——《太平御览·舟部·卷三》
能坐三千人的大船比马援的能坐十几个的船不知道大了多少倍。能坐三千人的船是什么概念呢?
有人说泰坦尼克号能可搭载名乘客和船员,这样一说,大家应该有些概念了。泰坦尼克号是二十世纪初造的,东吴造的三千人的战船是公元3世纪,中间相差十几个世纪。
武昌这个名字是孙权命名的,孙权将东吴的中心移到武昌是赤壁之战后,所以这船应该是赤壁之战后造的。
这样看来赤壁之战后,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将船只做大,虽然这艘三千人的大船没有用多久,下水遇到风暴坏了,留下败舶湾这一地名,不过正好证明中国人并没有在赤壁之战后放弃造大船。
没有连船了?赤壁之战之后,是不是就没有人在作战中敢使用连船?是不是真的如马云所说的一想到那把火就不敢?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连船还是出现了。
司马昭时期灭了蜀汉,到了司马炎时期自然要灭东吴了。灭东吴要打水仗,那就要造船。东吴的造船业是很发达的,所以逼着西晋也要造大船。
晋武帝司马炎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经过长达10年时间的充分准备,终于发动灭吴之战。
当时准备工作就交给西晋名将时任益州刺史的王濬。王濬当时造的船有多大呢?
乃作大船,连船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武经总要·后集·卷十四》
造好大船,并且连船,如同一个移动的城,这不就是航母的思维方式。
船上可以跑马。能跑马的船说明这船是很稳也很大的。这样的规模当时史书记载用了8个字形容: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所以连船并没有因为赤壁之战而消失掉,相反还在继续应用,这一次连船并没有受到东吴人的火攻,王濬自己反而用起火攻。
因为吴人在江上连上了铁锁和铁锥刺,大船无法通过,他就做了几十个大木筏,筏上扎成草人,被甲执杖,命令游泳水平高的士兵乘筏先行。这样铁锥刺就被大木筏带去。他又做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铁锁,就点起火炬,将铁锁熔化烧断。
这样整个长江就畅通无阻了,最终将东吴灭掉。
结语: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在找茬,事实上我很佩服马云的奇特想法,至少很少有人在马云发表这个论点之前会联想到曹操这种做法是一种航母思想。马云引用连船也并不是想说赤壁之战,而是想表达失败之后不应该放弃探索,不应该受到思想禁锢。
这个举例我认为非常好,虽然有点不够严谨。
失败之后,我们敢不敢重新来一次,同样失败之后我们会不会来一次,这或许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问题,虽然马云说的是互联网金融。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需要突破这种禁锢,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在挑战这种禁锢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