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唐后主李煜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yinfenxi/82814.html

南唐(年-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烈祖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等三位帝王。

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简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唯一不通晓的便是治国驭人之道。他是亡国之君,却是千古词帝。

李煜(年8月15日-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地地道道江苏人。

他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后一个皇帝。

李煜自小就与众不同,长相风韵俊朗、玉树临风,有帝王之相。

他不仅长相出众还多才多艺,擅长音律,并且十分擅长诗文,工于书画。

他一出生就在一堆女人中长大,生性烂漫,是个追求安逸自在的人。他爱诗词歌赋不爱管理朝政,

他年轻的时候从没想过要当皇帝,从他自己所起的号来看,他是向往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隐居生活的。

可是命运总是给他开玩笑。他大哥“李弘冀”19岁去世,其他的四个哥哥早年就夭折了,南唐兴衰的大任就落在了李煜的头上,

公元年,其父李璟在洪州病逝,李煜继位为李后主,他本来就是性情中人,没有大志向,哪堪重任?

(1)生性懦弱,宅心仁厚

李煜虽不想当皇帝,但他本性善良,宅心仁厚,不喜欢用总暴政统治百姓,他能够同情老百姓的疾苦。

他继位后下令减轻赋税,放宽对百姓的处罚,鼓励百姓进行农桑生产。

但是他不懂军事,也不太懂用人,他的这些仁义措施并不能改变南唐国势的颓败。

坐拥丰富充盈的国库他,不想开疆辟土,没有政治上的雄才伟略。

他只能继续采取他父亲的策略,对强大的北宋称臣纳贡,并沿用北宋名号,想保平安。

(2)奢靡误国,大兴土木

宋朝对于南唐的归顺并不满意,对李煜所统治大山清水秀江南,垂涎欲滴,虎视眈眈。

对于内忧外患,李煜好像并不明白自己的处境,他大兴土木,建造精美的亭台楼阁,以供自己吟诗作乐。

李煜还迷信佛教,崇尚佛事,广建佛塔,他建造的摩天塔可谓是高耸入云、巧夺天工。

有句诗流传至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那么多寺庙,是李煜的功劳!

他还不惜耗费重金为自己的宠妃铸六尺莲台,上边布满珍宝,铺张奢靡,令人瞠目结舌。

(3)沉迷声色,亡国被俘

李煜原本是一个多愁善感,生性风流的富家公子,喜欢吟诗作对,弹琴谱曲,对美女也是情有独钟,他和大周后,小周后两姐妹花伉俪情深,传为美谈。

周娥皇天姿国色,通经史,长于琴棋歌舞,尤其精通琵琶,在弹琵琶时的造诣很深,可谓冠绝南唐。

曾一次,大周后举起酒杯邀请后主跳舞,后主李煜说:“你能自己创作新乐谱吗?”

大周后听了,遂令人展开纸笔,边谱边唱,少顷,唱毕谱成,喉无滞音,笔无停思,这就是后来盛行一时的《邀醉舞》,除此之外,娥皇还创作出《恨来迟》等名曲,皆盛于当时。

周娥皇也特别擅长舞蹈,舞姿优雅,曾一舞动天下,重现了唐朝时杨贵妃的风采。李煜非常宠爱她,日夜与她在莲台上风花雪月。

李煜这个皇帝痴迷于写诗填词,又喜欢美女歌舞,他和周娥皇皇性情相投。使他一下子产生了找到知音的感觉。

两人一起搜寻早已失传的唐朝大曲《霓裳羽衣曲》的残谱,经过周娥皇的整理,成为新曲,用琵琶进行伴奏,流传后世。

他们一唱一和,知心爱人,情投意合的默契,真让神仙也羡慕,李煜沉迷在这诗情画,歌舞升平之中无法自拔。

但好景不长,周娥皇身染重病,加上幼子早早夭折了,致使病情更是严重。

李煜则朝昔相伴,衣不解带地照顾左右。只是大周后病入膏肓,太医们束手无策。公元年,周娥皇香消玉殒,与世长辞。

南后主李煜伤心不已,遵从周娥皇的遗愿,将她最喜爱的琵琶作为陪葬,李煜作《挽辞》等以视哀悼。

后来李煜娶了大周后妹妹小周后,小周后叫女英,她的才艺和美貌都与姐姐相差悬殊。

李煜与她吟诗作对,她只能以发呆回应,李煜与她歌唱跳舞,她又跟不上节拍,他们的情感远不及他与大周后来的深情。

小周后唯一喜欢的便是下棋,于是李煜抛弃了自己所有爱好,转而陪她终日下棋。

李煜还在纸醉金迷的时候,北宋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南下了,公元年,北宋帝让他入朝觐见,他以装病不去。。

北宋借此借口,集结10万大军开始讨伐他了。李煜自恃有长江天险,以为宋朝大军难以逾越。

他将兵马大权交给皇甫继勋,由其统率全军与宋朝军队隔江对峙。

而自己则依然过着与周后沉溺于吟诗作赋、赏花饮酒的快意生活。

在李煜把酒咏叹之时,宋军沿江而下,并在采石矶江面制造战船、搭浮桥。

此时的南唐己无力抵抗,看到没有退路,李煜率领群臣众将奉表投降,南唐宣告灭亡。

到了汴京,宋太祖到没打算杀了李煜,他觉得这百无一用的书生还不如留着,好收买人心。

他还封了李煜个违命候,小周后被封为郑国夫人,给了他们一个小院子。也不允许他们随便出入,算是软禁起来啦。

从此,李煜开始过着亡国奴、阶下囚的生活,他整天默默无语,掩面而泣。

在被囚禁期间,他将对故国的思念,对命运的感慨化作一首首催人泪下的词,抒发自己孤寂、落寞的情怀。一首《虞美人》成了千古绝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何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因为这首词,生性多疑的宋太宗认为李煜是贼心不死,贪恋皇位,在李煜42岁生日的时候,命人赐毒药杀了他。

李煜之所以败亡,是因为他生性太懦弱了。这与他自小养尊处优有关,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千真万确。

他也太贪图享乐,处在帝位不理其政。亡国前夜还在歌舞升平,他不败谁败?

(3)文思敏捷,千古词帝

李煜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是艺术才华却非常了得。他的词风格细腻委婉,千百年来传颂不衰,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

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义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南唐当皇帝的时候,他的词多为宫廷艳词,多以欢快的笔调描写宫廷生活的艳丽和奢靡。

《长相思》

云一緺(wō),玉一梭,

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词的意思是容颜姣好的女子,深夜难眠,双眉微促,轻声哀叹,哀叹那春宵苦短,思念绵长。

南唐亡国后的词,他主要描写自己内心的抑郁与苦闷。

这时期的词凄凉哀怨、意境深远,艺术成就也远超前期。其中一首更是凄婉无比。

其中《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首词最动人。写出了他面对战争时的惊慌无助。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还有一首词描写了他沦为囚徒的生活,题目是,《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全诗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那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实在是让人心生悲戚。“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字字透着寒气,让一个重情之人,背井离乡,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实在是致命一击。

他对词主要成就;

(1)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

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

(2)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

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3)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

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4)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

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

《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李煜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堪称才子,他的词婉约清丽是最伟大的词人,造化弄人,他却成了失败的皇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