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下孙权遗书

上篇说到赵云截江夺阿斗,放孙夫人回吴。孙夫人回吴后,告诉孙权张飞、赵云杀了周善,截江夺了阿斗。孙权大怒说:“现在我妹妹已经回来了,与他没啥关系了,杀周善之仇,不能不报!”于是召集文武,商议起兵攻取荆州。孙权正商议起兵,忽然接报说曹操起兵四十万,来报赤壁之仇。孙权大惊,放下荆州,商议抵抗曹操。之前张纮因病辞官回家,现在已经病故,有哀书呈上。孙权拆书查看,书中劝孙权迁都秣陵,说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气,要赶紧迁过去,以成就万世之业。孙权看完后大哭,对众官说:“张子纲劝我迁居秣陵,我怎能不从?”当即下令迁都建业,筑石头城。吕蒙说:“曹操兵来,可以在濡须水口筑坞抵抗。”诸将都说:“上岸击贼,赤脚上船,哪需要筑城啊?”吕蒙说:“兵有利钝,战无必胜。如果猝然遇到敌人,步骑兵杀来,我们都到不了水边,怎么上得了船?”孙权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明很有远见。”于是派数万兵马建筑濡须坞,日夜赶工,没多久就完成了。曹操在许都,排场越来越大。长史董昭趁机进言说:“自古臣子都没有丞相这么大的功劳,即使周公、吕望也望尘莫及。丞相栉风沐雨,三十多年,扫荡群寇,为百姓除害,匡扶汉室,怎么能与诸臣同列?您应当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侍中荀彧说:“不行。丞相兴义兵,匡扶汉室,应当秉承忠贞之志,坚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你不应该这么干。”曹操听后,勃然变色。董昭说:“怎么能因一人而阻众望?”于是上表请尊曹操为魏公,加九锡。荀彧叹息说:“没想到我今天见到这等事!”曹操听后,非常痛恨他,认为他不再帮自己。建安十七年(公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南下,命荀彧一起去。荀彧知道曹操对自己起了杀心,托病留在寿春。忽然曹操派人送来个盒子,盒子上有曹操亲笔封记。荀彧打开盒子一看,知道曹操的意思,于是服毒自杀,终年五十岁。荀彧就因为反对曹操加九锡,被曹操给逼死了,可见这时的曹操权欲熏心,已经非常膨胀了。人一膨胀,智商就不在线了。曹操晚年也没有过去那么精明了,才给了刘备发展壮大的机会。荀彧对于曹操,就相当于诸葛亮对于刘备。荀彧跟随曹操时,曹操还只是个小军阀,地盘的位置也不行,被吕布欺负得不行了。这时荀彧及时提出正确的战略方针,帮曹操摆脱困境。后来又劝曹操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得曹操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诸侯中取得主动地位。荀彧还向曹操推荐了大量人才,郭嘉就是其中一个。后来荀彧就长期帮曹操镇守后方,曹操在前线拿不定主意的事,最终还是得大老远咨询荀彧的意见。曹操统一北方的首要功臣,我觉得就是荀彧。曹操率大军到达濡须,先派曹洪率三万铁甲骑兵,到江边巡哨。曹洪回报说:“遥望沿江一带,只看见无数旗幡,不知道兵马都聚集在哪。”曹操放心不下,亲自率兵前进,在濡须口摆开阵势。曹操带一百多人上山坡,遥望东吴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排列。五色战旗,兵器鲜明。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坐着孙权。左右文武,站立两边。曹操用鞭子指向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像刘景升的儿子,猪和狗罢了。”忽然一声响动,南船一起飞奔而来,濡须坞内一军杀出,冲向曹兵。曹操兵马退后便走,制止不住。忽然有千百骑追到山边,为首一人碧眼紫髯,众人认得正是孙权。孙权亲自率一队人马来攻曹操,曹操大惊,慌忙回马时,东吴大将韩当、周泰两骑马冲了上来。曹操背后许褚纵马舞刀,敌住二将,曹操得以走脱回寨。许褚与二将战了三十个回合便回去了。曹操重赏许褚,责骂众将:“临敌先退,挫我锐气!以后再这样,全部处斩。”当夜二更,寨外喊声大震,曹操急忙上马,见四周起火,吴兵杀入大寨。两军杀到天亮,曹兵后退五十多里下寨。曹操心中郁闷,闲着没事看起了兵书。程昱说:“丞相熟知兵法,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吗?丞相起兵,拖延了那么久,所以孙权得以做好准备,夹濡须水口为坞,难以攻击。不如退兵回许都,再做打算。”曹操不答应。程昱出去后,曹操躺下睡觉,忽然听到潮声汹涌,如万马奔腾。曹操急忙望去,只见大江中升起一轮红日,光华射目。曹操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忽然江心那轮红日,直接飞起来,坠落于寨前山中,声音如雷。曹操猛然惊醒,原来是做了个梦。这时正是午时,曹操令人备马,带五十余骑,奔出寨子,到梦中所见落日山边。正看之间,忽然见到一簇人马,当先一人,金盔金甲,正是孙权。孙权见曹操来了,也不慌张,在山上勒住马,用鞭子指着曹操说:“丞相坐镇中原,富贵已极,为什么还要贪心不足,又来抢我的地盘?”曹操说:“你身为臣子,不尊王室。我奉天子诏令,特地来讨伐你。”孙权笑着说:“你说这话不羞愧吗?天下谁不知道你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不是不尊汉朝,是要讨伐你,匡正国家罢了。”曹操大怒,令诸将上山捉孙权。忽然一声鼓响,山背后杀出两队兵马,右边韩当、周泰,左边陈武、潘璋。四将带三千弓弩手乱箭齐发,曹操急忙率众将逃跑。背后四将急追,追到半路,许褚率虎卫军截住,救回曹操。吴兵齐奏凯歌,回濡须去了。曹操回营后暗想:“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预示着他日后必成帝王。”于是有了退兵之意,又怕被东吴耻笑,进退不决。两军僵持了一个多月,战了数场,互有胜负。到了第二年正月,春雨连绵,水沟都满了。士兵都在泥水中,困苦异常。曹操心中也很烦忧。曹操便在寨中与众谋士商议,有人劝曹操退兵,有人说现在天气暖和,正适合打仗,不能退兵。曹操犹豫不决。忽报东吴使者送信过来,曹操拆信观看,信中写着:孤与丞相,都是汉朝臣宰。丞相不思报国安民,妄动干戈,残虐生灵,这是仁人干的事吗?现在春水涨起来了,您应当赶紧退兵回去。否则,又要遭遇赤壁之祸。您要想清楚了。信背后还写了两句: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后,大笑说:“孙仲谋没骗我。”于是重赏来使,下令班师,命庐江太守朱光镇守皖城,自己率大军回许昌。孙权也收兵回秣陵。曹操攻濡须,两边都没占到啥便宜,获利最大的反而是葭萌关的刘备。关于这一战,有两种记载:《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来还。《吴历》说孙权去看曹军,曹操下令军中打起精神,不许放箭,让孙权看个够,同时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魏略》说孙权去看曹军,曹操下令放箭,孙权的船两边插满箭后边回去了。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两种记载完全相反,不清楚曹操到底有没有放箭。但是一个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言,一个出了有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孙权与众将商议说:“曹操虽然回去了,刘备还在葭萌关没回来。为什么不率抗曹之兵,攻取荆州?”张昭献计说:“先别动兵。我有一计,可以让刘备不能再回荆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