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曹操在赤壁惨败的,不是兵力不足而是这三

大家都知道,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然而在赤壁之战中,他却败给了兵力远不及他的孙刘联军。而且赤壁之战中曹操还差一点全军覆没,为什么擅长用兵的曹操,这次会输得如此之惨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曹操选择作战的时间不对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年的12月,也就是冬天。这个时候天气寒冷,虽然赤壁之战发生在南方,然而冬天长江流域的气温,也是很低的。古话讲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也就是说冬天不利于行事,更不利于行军打仗。所以曹操选择冬天作战,其实是很不利的。这时候需要的是养精蓄锐,然而曹操却选择作战。天气寒冷,将士们会由于衣服穿得较厚,手脚僵硬,而无法施展拳脚,致使攻城略地的难度增加。而且冬天的江面,冷风刺骨,将士们也容易产生畏缩情绪,不愿意作战。士气大减,使得战争还没开始,曹军实力就下降了一半。其实这个道理曹操是懂的,但为什么他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因为曹操接连取得了官渡之战、征伐乌桓等大大小小的战役的胜利,也逐渐平定了北方,这使得曹操有点信心膨胀了,于是仓促地开始了南征,想一口气统一全国。使曹操轻敌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刘琮的投降。公元年7月,曹操率军南下,8月时,刘表去世,刘琮继任为荆州之主。但是刘琮年轻且没有主见,听从了小人的建议,投降了曹操。这个意外之喜,增加了曹操的信心,他一路南下,在长坂坡打得刘备仓皇而逃,顺利的夺得了荆州。在南方取得的开局优势,冲昏了曹操的头脑,所以他认为魏军能够一鼓作气夺得东吴。但是他忘记了冬季作战是兵家大忌,把战略战术都抛之脑后了。作战时机的选择,是战争能否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曹操选择了错误的时间,为后来的战败埋下了隐患。2.曹操选择作战的地点不合适赤壁之战发生在长江岸边的赤壁,然而曹操大军的将士们大多都是北方人,不适应水战,而且曹操的军队也没有水军,只是收了刘表的七,八万水军。虽说曹操号称有八十万大军,然而真正能够水上作战的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对于曹操大军来说,选择在长江一带进行水战,不仅不利于曹军发挥自身的优势,还把自己的弱势都尽显于对方面前。当然这个道理曹操也懂,但是他觉得只要把战船互相连接起来,好像陆地一样,自己的军队就能成不可阻挡之势。但曹操忽略了长江一带的气候特征,冬天江面风大,如遇火攻,局势将难以控制。果然,江边长大的周瑜和黄盖选择了火攻。这一把火,把曹操的战船全部烧光,曹操大军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孙刘联军大获全胜。曹操军中的将士伤亡过半,他们只得退回北方。从此,三足鼎立形成,曹操再也没有能力南下,统一全国了。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曹操操之过急,考虑不周,才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大败。3.曹操的军中人心不齐除了以上两个时机和地点的选择错误,曹操赤壁战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心不和。曹操一向治军严格,怎会人心不和呢?最主要的不和来自于收编的刘琮军队。当初刘琮投降曹操时,其所率的荆州将士心中多有不服,很多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曹操要蔡瑁和张允训练荆州水军,荆州将士们也只是表面应付一下,并没有好好练习。在实力上也是无法和东吴的水军抗衡的。周瑜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曾对孙权说过,曹操刚刚接收刘表的水军,但是荆州军心怀猜疑,而且曹操的大军刚刚在新野和长坂坡打了两仗,将士们都很疲惫,不足为虑。从周瑜的这句话就能听出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孙刘联军有共同的目标和敌人,自然通力合作、配合默契。加之赤壁又是自己的地盘,孙刘联军自然如虎添翼,所向披靡。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操对敌我双方的形势、所处的状态,都没有客观地进行分析,还自视过高,轻视敌人,失败是必然的。他选择冬天作战,首先就失去了“天时”;然后,又选择了自己不熟悉的赤壁,就又失去了“地利”;最后,还忽略了军中的内容矛盾,而失去“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赤壁之战,曹操天时、地利、人和全都没有,不输才怪。曹操好大喜功的性格,和急于求成的心情,使他在荆州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最后他也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古训说起来容易,真正融会贯通到生活中却很难。现代也有不少人和曹操一样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比如,我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公司,多年来发展的非常稳定。于是他就想尽快扩大公司规模,在没有做好市场调研的情况下,迅速增设了好几家分公司。由于成本过高,而新的分公司收益又甚少,导致了结构性亏损。最后,他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员工们纷纷离职,导致了公司倒闭。这就是在重蹈曹操赤壁之战的覆辙。所以,了解历史,是为了增长我们的智慧。从曹操赤壁战败我们可以总结出:在现代公司中,领导的决策很重要,决策错了,很可能给公司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而领导在做决策前,要根据当时的内外形势,以及公司所处的环境,公司目标等因素综合考量,必要时还要听取各部门的建议。作为领导绝对不能过于依赖过往的成功经验,用过去的经验套用到新的工作中;更不能心急求成,致使决策错误。否则曹操惨败的历史将会再次重演。参考文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周瑜传》作者介绍: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图片:来自网络往期文章链接:夏侯渊被蜀将黄忠所杀,为什么他儿子夏侯霸却投奔了蜀国?周勃能安定西汉王室的秘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7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