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有难,曾国藩屡次抗旨见死不救不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ykhongye.com/m/
第十章

曾国藩在衡阳创业练兵,除开治军严酷,敢于杀人立威,另有两点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衡阳虽僻,但曾国藩因为志大,练兵颇具前瞻性——这是其一。

湘人笔记有载,曾国藩衡阳演武坪练兵之余,忙里偷闲,学湘乡钓钩子,垂钓江上,领悟当下要义。曾国藩以为,创业于艰难时局之下,不可裹足应付,更不可循规蹈矩,只知低头蛮干,不知抬头洞察风云。今日长毛之所以能够顺利攻下武汉三镇、安庆、九江,肆虐江西,长驱直入江宁,不是因为长毛将帅有多神勇,而是地利之势用得好,拥有一支实力不容小觑的水师。日后,湘军与长毛厮杀,若要决出胜负,绝不能没有水师,没有炮船。

此言一出,至交知己郭嵩焘不禁拍案称赞。

郭嵩焘对曾国藩说,半壁江山,大势在此。若想彻底打败太平天国长毛,必须占据长江之险,牢牢控制运输这条生命线,而要占据长江,就必须先创立一支强大的水师。

许多时候,人一旦具有正确的前瞻性,格局自然而然地就打开了,战略也就随之萌芽了。

但是,谋事容易成事难。

曾国藩没有料到,下定创建水师的决心之后,寻遍整个湖南的能工巧匠,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怎样制造战船。

起初,曾国藩很不甘心,甚至犯过异想天开的低级错误。见湖南无人能造战船,他曾发表自己的看法:“盖船高而排低,枪炮利于仰攻,不利俯放。又大船笨重不能行,小船晃动不能战。排虽轻,免于笨,尤免于晃。”

照曾国藩的看法,既然战船难造,我们不妨用木排代替,也许木排比战船更加好用。然而造出木排,一经试验,这才发现这种看法不过是纸上谈兵,木排这种东西在顺流的情况下尚可勉强使用,一旦逆水行排立刻就显得极其笨重。更关键的是,木排无法造大,排身短小,根本不利于江湖,更不可能战于长江。

曾国藩自青年时代就开始修炼“恒”字功夫,见木排之议不成,他不愿放弃,转而又命人以湖南赛龙舟为制,打造了一批“曾氏战船”。

对于这段不成功的旧事,曾国藩后来自己说过:“余初造战船,办水师。楚中不知战船为何物,工匠亦无能为役。因思两湖旧俗,五日龙舟竞渡,最为迅捷。短桡长桨,如蚿之足,如鸟之飞。此人力可以为主者,不尽关乎风力水力也。遂决计仿竞渡之舟,以为战船。”

可事实证明,赛龙舟更像是一个大玩具,水况稍微复杂,很容易就倾覆了,根本不能架炮作战。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的次数多了,就知道该怎么找师傅了。

意识到闭门瞎琢磨,乱折腾不可能成功之后,曾国藩动用所有人脉,四处寻找能够造船的山中高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不久,长沙守备成名标主动前来为曾国藩指点迷津,广东快蟹船和舢板船,可用作战船,他可以画出造船图纸。

困局由此破开后,仅仅只过了三两天,同知褚汝航又从桂林赶来向曾国藩详细介绍了广西长龙船的造法。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于是,曾国藩趁着这股火势,大力雇用衡阳、永州的能工巧匠,在湘潭设立了两个船厂,在两位造船高手的指点下,大量制造快蟹、舢板和长龙战船。

曾国藩做事讲“恒”讲“正”,但并不狭隘,也不保守。战船如期造出来后,意识到中国各地所铸的大炮,不仅笨重,而且容易炸裂,他又马不停蹄地花费重金,从广东购置了大批洋炮。

广西巡抚劳崇光解炮二百尊赶赴湖北,途经衡阳时听说曾国藩正在编练水师,于是前去观摩拜访,不料曾国藩见到他就开始软磨硬泡,又是戴高帽,又是极力攀交情,最后硬是将那两百尊大炮截留下来,顺带着包括护送的水手也被一并留下,成了湘军水师最初的一批教练。

老大哥有句话说得好,执著如疯子,干脆像土匪,创业干事情,即便如曾国藩,想当初在衡阳也有这样意思,这跟读过多少圣贤书没关系,这是推开门必须知道、懂得、会用的心法。

曾国藩在衡阳编练水师,另有一事不得不提,那便是他以三国刘备的胸襟眼光,为湘军水师发掘了一位“胆气过于宿将,激昂慷慨,有烈士之风”的真英雄统帅,此人便是彭玉麟。

咸丰二年(年),太平军攻打长沙,一度逼近耒阳。一方有难,当铺账房先生彭玉麟振臂一呼,变卖所有钱财,资助县令招募丁勇,抵抗外敌。太平军得知耒阳严阵以待,只好放弃图谋。事后,彭玉麟不求叙功,只请偿还所借钱财,此事传开,乡间皆赞他是不慕俗世名利的豪杰大丈夫。

彭玉麟为世人赞叹,还有一段“铁血寒梅”的旷世奇缘广为流传。据史家罗尔纲考证,彭玉麟原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人称“梅姑”。梅姑是彭玉麟外祖母的养女,论世俗辈分,彭玉麟要称她为姑姑。

梅姑的实际年龄只比彭玉麟大三几岁。童年时,彭玉麟在安庆与舅父王家同居,与梅姑少小相亲意气投,后来彭玉麟长成少年,玉树临风,丰姿俊雅,两人情愫渐生,便私许了终身。

十七岁时,彭玉麟跟随父母回到家乡衡阳。十二年后,舅父去世,彭玉麟把外祖母和梅姑接来衡阳。然而,因为孝道,不愿违抗父命,此时的彭玉麟已经遵照父母之命娶了邹氏为妻。梅姑苦等十二载,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为避闲言,让养母欣慰,最终只好黯然嫁人。

佳人心伤是薄命。

四年后,梅姑带着一生无法言说的真情苦楚,凋谢在一个冬日。

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从此发下誓言,要用余生画十万梅花来纪念他从未忘却的初恋,每幅梅花都要盖上图章——“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彭玉麟为初恋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既铁血,又深情。

彭玉麟的铁血梅花,画了整整四十年,丧妻后未再娶,终老在自建的“梅花坞”。

晚清文人方旭曾为这世间罕见的钟情奇男子赋诗:月下梅花雪里琴,难传丰格少知音。可怜一鹤天涯老,犹见寒香铁石心。

老大哥说,在湘军名将录中,他最为钦佩的就是彭玉麟,不为其他,只因他做的尽是别人做不到的忠义豪迈。不荣官府,不乐室家,百战功高,此身终以江湖老。无忝史书,无惭庙食,千秋名在,余事犹能诗画传。

由曾国藩的前瞻性,讲到慧眼识英雄,接下来该讲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二点了。

曾国藩衡阳苦练湘军,从一开始心底就沉着一块铁,定力十足。他曾经说过:“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若仓皇一出,比于辽东自诩之豕,又同灞上儿戏之师,则徒见笑大方耳。必须练百金精强之卒,制十分坚致之械,转战数年,曾无馁志,乃可出而一试。”

对于曾国藩这天生就具备的做事定力,我曾与老大哥探讨,如果性情浮躁,争强好胜,那么做事的定力该怎么练?

老大哥说,我有一个用了很多年的心得,专治不听道理的年轻人。要把一件事做成,没有那么多高深玄妙的道理。你可以这样看,这天底下任何一件事,无外乎次序和步骤,所以做一件事之前,你要仔细看清楚,这件事的次序到底是怎样的,如果做事的次序不对,越用劲,结果越扭曲;同样的,你还要相当仔细地看清楚,要做成这件事,到底需要多少步骤,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地把事情想简单,真正能成事的人往往都有一个特质,做事不漏步骤,并且能把每一步骤都做到位。这就是功夫到了自然成,功夫不到全枉然。所以说,许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做事的次序错了,少了步骤,尤其是少了步骤,这是聪明人做事的大坑。

我问老大哥,还有一种情况,在纷繁复杂的事态中,特别善于抓住本质,去繁就简,这又该怎么论呢?

老大哥的态度相当干脆。他说,做事,尤其是初期,我不看好做减法的人,绝对看好愿做加法的人。纷繁复杂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它是浮躁自扰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定力就是定见,没有定见,尽受外界干扰,越去繁就简,越是别人驱赶的羊。就说曾国藩衡阳练兵吧,一定要用够时间,苦练功夫暂且不说,在与咸丰的博弈中,不管压力多大,他就是纹丝不动,这才是最值得体会的。

咸丰三年八月,太平天国西征大军兵锋直指武汉。此时的咸丰,江南江北大营不敢轻易调动,手中已无可用之兵。万分焦急之下,咸丰想到了半年前曾国藩的上奏,说他要练一支一万人的大团,虽说咸丰在心底并不看好书生练兵,但调来救急,还是可以的,于是颁下一旨。

曾国藩接到咸丰令他率炮船北上增援湖北的上谕,心中犯难,但没有乱掉阵脚。他深知一点,此时的湘军还属于半生不熟的草创阶段,贸然出兵与几十万凶悍的长毛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毁前程,但咸丰乃庙堂之主,公然抗命,又将陷自己于不测!这种两难之局,要设计破之。

思来想去,曾国藩起初想派部下率三千人到湖北走一个过场,将咸丰应付过去。但咸丰的小聪明很犀利,看穿曾国藩的心理后,他坚决要求曾国藩必须亲自率领全部湘军,真刀真枪,毫无保留地驰援湖北。

为了避免曾国藩再耍心机,再找拒绝的理由,咸丰在此处对曾国藩玩起了又捧又逼的朝堂把戏。咸丰先是给曾国藩戴上一顶高帽,说他“团练乡勇,甚为得力,剿平土匪,业经著有成效,着即酌带练勇,驰赴湖北,合力围攻,以助兵力之不足。”

高帽子戴完,咸丰话锋一转,威逼警告曾国藩说,“两湖唇齿相依······自应不分畛域,一体统筹”,言下之意,若再不出兵,便是不顾大局,负君抗命,曾国藩你好好掂量吧。

眼见咸丰将两套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曾国藩再不敢直接说“不”。

那究竟该怎么办呢?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