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拾忆十八维京双龙船

打过帝国时代游戏的都知道维京双头船。非常搞笑的是,虽然维京人发明了龙骨,但维京双头船是没龙骨的。

维京双头船有很多优点,至少在当时。

首先,轻。按照瑞典历史学家的研究,维京双头船可以直接被抬着在路上走。考虑一下北欧地形,英伦三岛地形、荷兰低地的地形等,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需要让船去沿着海岸线绕着走,只需要直接抵达岸边,抬起来走一段,然后进入下一段水域。

其次,没龙骨。建造简单。按照现代人的估算,经验丰富的维京人工匠,只需要7个月就可以造一艘维京战船,大约相当于现代的4万个工时。这得益于船的构造简单。维京战船是用橡树的板材叠接而成,不需要铆钉等相互连接,而且他们选用绿色的原木,而不是已经风干的木材,一方面节省了时间,不用等木材风干,另一方面这个原木因为含有水分,韧性较好,可以在风浪冲击时产生适当的弯曲。

第三,吃水浅,有双头。相比于欧洲普通海船而言,维京战船本身吃水量极浅,这说明了它们具备适应环境的特点。维京战船首尾尖细且向上翘起,前后部分不存在太多冗余的空间。众所周知,战船在海上行驶时,最忌讳触礁与浮冰,一旦遇到这种特殊状况,船只则需要立即转弯,否则就会出现沉没的危险。可是维京战船并不担心以上状况,一方面,吃水线不深,撞击暗礁与浮冰的力度并不大。另一方面,由于船首尾不分,因此在遇到危险情况下,可以直接调转划桨的方向,以尾为首向反方向行进。

第四,最致命的,速度快。平均速度4节,大概7.5公里/小时,顺风顺水可以达到8-10节,15-18公里/小时。看起来是不快,但是,考虑到那时是在中世纪,没有汽车,没有高速公路,罗马骑兵在最平坦的道路上跑,一天也才19-24公里,最最精英的马匹和士兵,一天也才32-35公里最多。换言之,陆地跑一天,水里跑2个小时。一般来说,维京人的战船能日行70公里左右。曾经一支维京战船舰队,逆流,躲避法兰克战舰的追击,在塞纳河里面3天跑了多公里,从塞纳河口跑到了巴黎。年,12个人驾驶一艘维京战船的复制品,28天,从挪威卑尔根航行到了加拿大的纽芬兰,直线距离在公里左右,平均每天可以行驶-公里上下。

第五,装人多。维京战船一般可装人,但一般只需要10多人就可以航行。(所以前文的那艘复制船其实是分班不分昼夜航行的)。剩下还有80多人可以打架。而骑兵步兵不存在轮休,只能自己或马匹死扛。

请想象一下,这些战船,行动迅速,能躲过海岸防线,空间充裕,有足够人手打架,船身结构稳定,船体轻便。维京诗人管这些船叫海上骏马,只不过欧洲历史更喜欢用海狼来称呼,的确很像群狼。维京人依靠这些海狼,在1年之前,纵横北大西洋海域。那时候的重大海战,基本上是维京人内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0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