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机械史拍杆
大家好,今天我们分享的机械叫做“拍竿”。
“拍竿”又称“拍”,是我国中古时期战船上装备的一种大型拍击性战具。它是由桔槔发展而来的利用杠杆原理拍击敌舰的装置。
拍竿由古代提水工具桔槔改装而成,长十余丈(今约30余米),高五十尺(今约15米),在拍竿的重臂的一端按装巨石,水上作战时,要设法逼近敌船,将重臂的一端移到敌船上方,然后松开力臂,巨石疾速下坠,砸向敌船。巨石可来回使用,操作方便。
1.信息:图中所绘为“拍竿”,有T形和V形两种。发明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大约多年。详细制作方式可参看陆敬严的《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
2.作用:是一种拍击性战具,用于水上作战时,击碎敌人的战舰。
3.结构:T形拍竿由四部分组成:支柱或称立柱、横竿、坠石、辘轳。
支柱竖着装在船上,形状就像是一面桅樯;横竿装在支柱顶端,能作轴向运动;坠石装在横竿的顶端;辘轳装在船的甲板上,用绳索和横竿的尾端相连。
V形拍竿由六部分组成:支柱、轴座、横竿、坠石、滑轮、辘轳。
支柱竖着装在船上,形状就像是一面桅樯;轴座安装在支柱外侧;横竿装在轴座上,能作轴向运动;滑轮装在支柱的顶端;坠石装在横竿的顶端;辘轳装在船甲板下的船舱内。绳索经过滑轮与横竿的首端相连。平时辘轳紧收绳索,斜竿略微外倾,拍竿整体大致呈V型;战时靠近敌船,松开辘轳,斜竿即倒下拍击敌船。
4.原理:由桔槔发展而来的利用杠杆原理拍击敌舰的装置。用巨石代替了桔槔上的汲水器,绳索连着辘轳和横竿另一端,平时收紧绳索,作战时,松开绳索,巨石就会砸向敌人战舰,击碎敌人和敌人的战舰。
依据以上解释,你能自己制作一个“拍竿”吗?欢迎将自己制作好的拍竿拍照发给我们分享啊!
测试题
1、拍竿盛行于什么时期?(南北朝)
A、商朝B、南北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2、拍竿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战具?(拍击性)
A、撞击性B、远投性C、拍击性D、击打性
3、拍竿是由古代哪种工具发展而来?(桔槔)
A、投石器B、桔槔C、弓箭D、辘轳
4、T形拍竿由支柱或称立柱、横竿、坠石、(辘轳)组成
A、辘轳B、滑轮C、支柱D、轴座
5、V形拍竿由几部分组成?(六部分)
A、四部分B、五部分C、六部分D、七部分
参考文献
[1]陆敬严《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M],上海科技出版社,
[2]宋应星《天工开物》(邹其昌整理)[M],人民出版社,-4
[3]拍竿考辨及复原研究钟少异(考古第6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