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航海船

白癜风的使用药物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kyy/150527/4630334.html

1.鸟船

鸟船也叫“浙船”,是中国古代海船的一种著名船型,在浙江沿海一带颇为常见。古代的浙江本地人认为是鸟儿衔来了稻谷的种子,才让浙江沿海地区有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把船头做成鸟嘴的形状,船头上方还有一条绿色的眉毛状的花纹,鸟船也因此有了一个昵称“绿眉毛”。据史料研究记载,早在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就出现了鸟船这种船型。年,浙江当地人成功仿造出一艘新的鸟船“绿眉毛”号,船长约31米,排水量约吨。它采用了古老的木制舵,拥有3桅5帆,主桅高约24.5米,在风力较强的地情况下,航速可达9海里/小时。

2.沙船

沙船是中国古代海船的著名船型之一,适合在水浅、沙滩多的航道上航行。沙船大约成型于唐宋时期,是当时北方海区比较常用的古老船型。沙船结构独特,多桅多帆、方头、方梢、平底,吃水浅,载重量大,一般不易搁浅。沙船在顺风和逆风时都能航行,并且不局限于海上航行,也能在江河大湖上行驶。沙船的安全性能较好,速度也不慢。沙船在中国古代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到了清代道光年间,全国沙船总数达到一万多艘,可见沙船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据说,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有关于沙船的壁画。

3.广船

广船是中国古代海船的著名船型之一,在广东一带较为常见。广船定型于元明时期,船底尖,头尖体长,下窄上宽,而且结构牢固,适航性能较强。广船所用的木材十分珍贵、耐用,主梁和横梁等选用铁梨木等东南亚木材。这些珍贵木材是中国古人在海外贸易中换回来的,广泛应用于造船、建造宫殿等,价值不菲。“水密隔舱”是广船的一大特点,这些置放贷物的船舱彼此之间是密封的,当其中一个舱进水时,其它舱位不会受到影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广船下沉。广船的另一大特点是“多孔躭”,舵上的孔是菱形的,当遇到激流时,可以通过舵孔排水,使船受到的阻力减至冣小,让广船能够顺利回转。据说,多孔舵的原理在当时引起了欧洲工程师们的注意,并且纷纷效仿。如今,中国南海上仍遗存着一艘名为“金华兴”号的广船。

4.福船

福船也叫“大福船”,福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型尖底海船,在古代的福建、浙江一带较为多见。福船曾闻名于南洋和远海地区,据说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船舶“宝船”采用的就是福船的船型。浮船的船体高大,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船头有冲击装置,船的两侧装有护板,操纵性、安全性较好。福船吃水深约4米,属于优良的深海商船和战船。明代将军戚继光曾赞叹福船“乘风而下,如车碾螳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65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