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史话越王勾践馈鱼退敌的故事之一
湘湖的城山,海拔只有一百二十八米,看似无有雄浑巍峨之势,然而那熟悉的风景之中,却蕴藏着一段丰富而瑰丽的历史。这座山素有“周朝胜迹,越代名山”之称,山上是越王勾践屯兵抗吴的军事要塞,据说馈鱼退敌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同处于东南沿海,他们是邻居,在民族渊源、生活习性、生态资源方面也非常接近。然而,这两个邻居的关系却不太好,吴国大夫伍子胥曾对吴王夫差说,吴越“接地邻境,道径通达,仇雠敌战之邦”“非吴有越,越必有吴”,吴越两国是仇敌,不是吴国占有越国,就是越国控制吴国。而越国的大夫范蠡也有类似的说法:“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说越国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两国难以相处为邻居。如此,吴越两国,可谓不共戴天了。这样,吴越之间一直存在矛盾摩擦,战争不断,相互攻伐,常常是各有胜负。有一次,两国交战,越军战败。越军一路溃败,一直退到古湘湖一带。吴军一路追杀,紧追不放,越军无路可退。最后,勾践带着三千残兵钻进山间丛林,上了城山,退到了越军在山顶上修筑的军事要塞。吴王夫差带着数万人马,一口气追到城山脚下。江面上,大小战船排布,看不到尾。夫差“昂藏英伟”,和他的随从们站在船头,抬头观察这座并不高大的城山,指点江山,排兵布阵。这次两军对阵,吴军连战连胜,所向披靡,夫差豪气雄风,很是得意。小小城山,夫差自然不放在眼里。山上冷冷清清,树丛中隐约可见的越军也没有什么声响,而山下旌旗招展,黑压压地布满着吴军士兵,随时准备往上攻。时值中午,夫差都没想让吴军吃口饭,歇口气,灭掉越军还不是小菜一碟,也就不过一顿饭的工夫!不妨先灭了他们,然后再埋锅造饭,可以宽悠悠地喝庆功酒。夫差一声令下,于是,吴军乘着士气旺盛,不作片刻停留,一鼓作气,蜂拥而上。然而,城山虽然不高,但是山势陡峭,易守难攻,上山只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越人有血性,以不怕死著称,吴军强悍,越军也骁勇。而勾践这三千人马,虽说是残兵败将,但都是经过战场上一路优胜劣汰打出来的,这样说来,这支残存部队那就是越军的精锐了,个个能以一当十。凭借地势险要,城池坚固,在生死存亡关头,已经退无可退的越军更是拼死抵抗。一时间,城山密林深处杀声四起,箭矢横飞。吴军虽然人多势众,愣是使不上劲,每往上推进三两米,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快,狭窄的山道上堆满了吴军士兵的尸体。攻到半山腰后,就再也不能前进半步。见此情景,夫差略感意外,虽然稍感遗憾,倒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心想,也不在乎这么几天,何必白白牺牲自己士兵的性命,既然攻不上去,那么就先包围起来,时间一长,山上的越军自然不是饿死,也得渴死了。于是,吴军就在山下安营扎寨,把城山围得个水泄不通,准备把越军困死在山上。文/傅浩军
编辑:陆玲玲责编:苏昭军来源:萧山故事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上一篇文章: 都说我来了个钓鱼天堂,真的是鱼多景也美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