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戚继光和俞大猷强强联手,区区倭寇怎敢

百家原创作者:小娇说史五千年华夏青史,涌现出无数横刀立马、叱咤风云、勇夺三冠、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将帅奇才。诞生于明朝中叶的戚继光,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和闪耀将星。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卓越的军事大家,他不仅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他就是抗倭英雄——戚继光。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来聊聊他的历史。戚继光要求士兵按照这个队形不断演练,队形排列好之后,按照左、中、右、老营的顺序航渡,每一路为一支大船队,路中的每一总为一支小船队。各路挂上红、蓝、白、黄各种颜色的旗帜,既能用来区分,也可以相互辨认,保持队形。戚继光还严格规定了登陆步骤,比如等到全部航船到齐之后才能听命令一起登岸,上岸之后禁止横冲直撞,过一里便扎下营寨,等到各路站稳脚跟之后再齐头并进、互相照应。上岸之后,每个人需要准备一双木底鞋和一双草鞋,有敌人埋伏竹签的地方就穿木底鞋,这样竹签不会扎到脚,没有埋伏竹签的地方就穿草鞋,这样脚比较舒服行军速度快。每天要备足干粮,不能一顿吃光。战斗的时候不许割敌首级,不许抢夺财富。这些规定和做法都是从此前的战斗中一点点总结出的经验,也是在面对劲敌时所做出的最全面、最大限度确保成功的策略。九月二十二日,一连刮了几十天的飓风终于停了,戚继光亲自督促士兵登舟渡海,在龙眼沙登陆。登陆地点山深林密,处处有吴平设置的伏击障碍物。戚家军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面伐林开路,因地结营;一面严阵以待,谨防偷袭。各营按照部署,一边登陆,一边行进,一边建木栅。这时吴平派了余人前来诱战,戚继光派出曹南金一队率先迎战,他要求曹南金务必取得全胜,以此鼓舞士气,灭敌威风。曹军直接冲向敌方前锋,与敌人展开硬碰硬的正面交战。吴平这个草台班子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向后退逃,丢盔弃甲、相互践踏,溃不成军,死伤数百人,十分狼狈。二十五日,吃了亏的吴平准备再次亲率队伍讨回便宜,他自以为自己的兄弟都是出生入死的交情,于是招贴告示以子作为奖励,选精锐冲到山下展开反攻。戚继光一面迎敌,一面散发劝降传单,劝告胁从分子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吴平的部下在看到传单之后犹豫了,白花花的银子竟然还敌不过一张传单,可见戚将军威名震天,与他为敌没有人不害怕的。正在敌人犹疑不定、裹足不前的时候,戚家军趁势一口气杀贼多人,大获全胜。吴平落荒而逃,戚继光顺利稳固了登陆点。也正是这一天,俞大猷统领参将汤克宽和余艘战舰日夜兼程赶到了南澳,明军顿时声势大震。戚、俞会师后,立即召开会议重新部署,面对吴平已经将主要的注意力和兵力转移到陆路这一现状,戚继光认为,吴平是为了保住老巢,对宰猪澳、大沙澳的防守就势必会放松。于是,会议对作战部署重新做了安排,由俞大猷负责水师,分三处围追堵截,遏制各澳口以防止吴平逃跑,戚继光统领陆军迁回进攻,分两部歼敌,这样就可以水陆并进,一举斩获吴平叛军。哪知道天公不作美,一连几日的大风直到十月初四方停,初五那天拂晓刚至,戚家军便整装待发、准备行动了。战船载着陆兵渡海,天刚亮便到达宰猪澳和大沙澳,中军在宰猪澳,直接朝着吴平的大本营疾驰而去,左军攻取吴平后寨,右军进攻土围,策应部队一路跟随。吴平虽然亲自到本寨大石上指挥军队,仍然难挽颓势,不久便落了下风,贼寇们无心恋战、四散而逃,吴平退据木城(即本寨)。戚家军从四面合围包抄,迅速攻破本寨,吴平最后的逃生之地也被占领了。眼见贼巢、贼船都已被毁,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吴平带着剩下的人逃跑了。俞大猷立即命令下属乘胜追击,击沉小船18艘,击杀船上多人,吴平最后只余下仅有的多人狼狈地向潮州、饶平地区流窜,沿途受到当地人民一系列自发的打击。吴平先是逃到了饶平的凤凰山,俞大猷的手下几次攻打,效果均不理想,给了他以喘息的时间。他趁机夺取民船沿水路逃往潮州方向,戚继光派人紧追不舍,双方展开激烈的阻击战,吴平败,再逃。他好不容易逃到雷州(今海康)、廉州(今合浦)一带,又被傅应嘉和汤克宽部队击败。只剩战船30艘还打什么!吴平走投无路,他不堪失败的打击、内心崩溃,最终在逃亡安南(今越南)的路上投海自尽了。这一场大胜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鼓舞人心。此役,明军最终总共斩敌1多人,烧伤淹死的更有7人之多,解救被俘群众1多人,将倭寇及其依附彻底赶出了东南沿海区域。两位将领互帮互助、完美配合,在战斗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了二人惺惺相惜的情谊和过硬的军事作风。俞大猷从小生长在海边,熟悉海情海防,海上斗争经验丰富,因此负责水路攻击;戚继光更擅长陆上战术,善于将敌人逼到死角再一招制胜,兵书上写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招被他运用得出神入化。这二人意气相投、脾性对路、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任何敌人都不足为惧了。真让人不得不慨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嘉靖四十五年(年)春天,戚继光奉命监管潮州、惠州二府及神威营(在江西南部)的戎务,这样戚继光管辖的地区就包括浙江的金、温和福建的福、兴、漳、泉、延、建、邵武、福宁,广州的惠、潮两地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1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