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通讯密码的打开方式,姜子牙怎么

北京中科忽悠 https://m.39.net/pf/a_5154126.html
姜子牙军事秘密涉及到战争的成败,以及国家和军队的安全。自古以来,军事秘密就属于绝密,在一定时间之内,限制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晓,严防泄密,导致国家和军队的利益受损。最早使用密码、暗码通讯的人是西周军事家姜尚,也称吕尚、姜子牙、太公望。姜尚发明了阴符、阴书两种通讯密码。“阴符”分为八种,根据尺寸大小不同,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阴符”:长一尺,意味着破阵擒将;长九寸,代表攻占了敌方的城池;长六寸,表示令众将士守城不战;长五寸,意味着我方失利,出现了损兵折将。“阴书”就是把完整的军事文件分为三部分,放置在竹筒中,由三名士兵分时段发出,即便是其中二人被俘,也不至于使文件完全泄密。宋朝时期,军事家曾公亮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改进并发明了新的密码系统。《武经总要》记载:曾公亮创造了四十个短语编码,如:一,代表请弓;二,代表请箭;九,意为请粮草;……三十七,意味着有将士叛逃;三十九,有将领生病;四十,表示获得小胜。军队出征之前,指挥机关和将领约定,以一首四十个字的五言诗作为破解密码的“密钥”,双方以密码本进行通讯联络。如杜甫诗歌《春望》,第一个字是“国”,第二个字是“破”,将领请求弓、箭的支援,就把“国”、“破”二字混入到一份文件中,指挥机关看到了这两个字,就知道前方将领“请弓”、“请箭”,会很快对前方进行支援。再比如,以白居易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为解译密钥,如果前方将领需要粮草支援,号码“九”代表“请粮料”,将领就会把第九字“枯”写入文件中,加盖印章,派员迅速发往指挥机关。通讯密码,除了上面几种,当然少不了“口令”,这在神剧里太常见。而最早的军队口令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年),吴国和楚国发生战争。吴王乘坐的战船被楚军截获,吴军派三名士兵装扮成楚国士兵,潜伏在楚军中,他们事先约定,以“余皇”为暗号,便于相互联系。最终,吴军士兵最终成功夺回战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3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