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曾经三次给郑成功写信,信上都说了些
接续上文。实际上在年七月份左右,李定国郑成功两方就已经开始接触了。在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延平王幕府中的户官杨英,他的《先王实录》中记录了大量南明史的细节,比如李定国在这一年多之间的三次来信,也算是为数不多的,今天可以看到的永历朝廷内部的文书。
青铜炮铳。李定国的第一次写信的时间实际上相当早,在海澄大战结束之后不过十几天的时间,郑成功就看到了这封信,这封信的第1段是这样写的“国姓大将军麾下:从来天下豪杰,必予其时之可为:具可为之资者,必凭其势之可藉。当今之世,之二者惟公有焉。慨自三百年深仁厚泽,匹夫匹妇,莫不子若孙以承之。至其旷典奇荣,则元勳之锡,止于茅土,固未有以臣民而上侔天祧者。言及斯遇,终纲目几千百年间终不数数见也。夫恩重则报称必宏,宠隆则休戚愈切。艰兹国步,孤婺犹伤周室之衰;恤此人心,父老犹仰汉官之旧。吾知公厥衷,必有大不自安者。枕戈待旦,此其时乎?”这段其实没什么价值,概括起来就是李定国强调了一下反清复明的必要性。
郑军步兵。接下来一段由于篇幅原因就不放全部的原文了,后面的段落也一样。第二段李定国主要讲了一下自己的战绩,所谓“客岁西粤诛逋奸之孔酋,仲冬衡阳枭敬谨之真虏”以此说明“虏之无难扑灭耳”,向郑成功强调抗清斗争形势一片大好。
郑军战船模型。最后两段咱们放在一起看。这两个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在强调郑军出兵的重要性“调饥方惄,而水师义旅同口揄扬,谓公青省黄龙,如飞如翰,时一凭虚而至,虏胆殊寒,牙樯遗韵,只今在潮惠之间”而且李定国似乎在埋怨郑成功在第一次进攻广东时放了他鸽子“知公畴昔之愆期,若有俟不榖今兹之少选,诚有待也”也就是说郑李两个人的联系实际上早在李定国在年第一次进攻广东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郑成功对李定国有回信,但是杨英仅记录“藩修书答之”并没有收录郑成功回信的具体内容。
郑成功画像。咱们再看第二封信,这封信写于年二月,这封信开头就是“曩者高凉遣候,极目惠风,约不如期,顿成睽阻,许大机宜,徒深恨望!”所以由此可见,郑成功确实在第一次广东之战中放了李定国的鸽子。后面大约还有两段,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形容词和修饰词全部剔除掉的话,李定国所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漳国公请您快点出兵吧!”
三眼火铳。这次郑成功的回信被收录了,第一段是这么说的“数遣信使,只候好音,山川修阻,或达或否,计在老亲翁照中。前粤东之役,不佞立调水师,期会五羊,进止相左,深用扼腕”这段其实也回应了李定国的埋怨:我当时立刻调集水师准备和你在广州会师,结果没有会师成功,实在是太遗憾了。当然如果只看《先王实录》咱们是找不到郑军在第一次广东之战期间有舰队南下的记录的,但是你说郑军没有动作吗?那也不对“三月,藩驾驻中左。遣前军定西侯等水师恢复浙、直。先时,定西启曰:名振生长江南,将兵数十年,今虏各处兵将,多系旧属。兹金酋既并力于闽,势必空虚浙、直,我以百艘,乘此长风破浪,直入长江,号召旧时手足,攻城掠野,因时制宜,捣其心腹,虏无暇南顾,藩主得以恢复闽省,会师浙、直,可指日待也。藩从而遣之。并遣忠靖伯陈辉、中权镇黄兴、护卫右镇沈奇、礼武镇林顺、智武营蓝衍、后镇施举等一齐进入长江”也可以勉强看作是一个策应行动吧,但是根据李定国之后的回信来看,他很不满。
明军步兵。下一段就是礼貌性地夸赞一下李定国的战功以及匡扶王室的功绩,然后就是一段有些意义不明的话“兹不佞现提水陆精锐,收复闽浙,薰风盛发,指日北向。愿老亲翁卷甲长驱,鼓行迅击,首尾交攻,共焚济河之舟,表里合应,立洗腥膻之穴。然后扫清宫阙,会盟畿辅,岂不大符夙愿哉?”这段看起来好像是郑成功答应了李定国联合作战的请求,但也并没有说明具体的细节,联系到此时清郑和谈仍维持着表象,我们似乎可以把这段理解为郑成功的敷衍言辞。
印章。九月份的这封信,李定国先说“孟夏遣使,帆海诣铃阁,悉机务,并候兴居”很明显,李定国在这一年的四月份向郑成功派出了另一个使者,但最终“固不知所下落也”,可能是没有成功到达郑军控制区吧。剩下的话也就不用多放了,李定国所表达的第一个意思肯定就是强调广东的形势有多么有利“至于粤东水师官义、抗虏降虏者,莫不密遣告劳。然详所举止,多伦观望,不思羊城底定后,虽频年抗节而不千里勤王,亦何夙绩之足道哉?”然后又小小地埋怨了一下郑成功“其楚豫之间,侦使颇繁,大略粤事谐而闽浙直争传一檄,所谓张侯爵(张名振)鼓楫而前,要知亦缓于今日发粤之举。时乘其所急,名高于易收,执事宁忍置之?”李定国埋怨郑成功“您能派出张名振去南直隶,去浙江,为什么就不能快点到广东来帮我呢?”
郑成功。然后他又写道“圣跸艰危,不可言喻。敕中怆怛之语,不榖读之痛心。五月至今,所待贵爵相应耳。倘确不能来,即示以的,不榖便另议舟师,以图进取。甚勿然诺浮沉,致贻耽阁。要知十月望后,恐无济于机宜矣”李定国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你来不来给个准信,你要是明确来不了,我就找别的水师来协助我攻打广州了。纵观李定国的这三封信,可以说是好话说尽了,最后的结果咱们也知道了,在这一年的十月十九日,郑成功终于派出了林察的舰队前往广东战场支援的李定国,但最终,李定国在林察的援军到来之前就战败退回广西了。
“国姓瓶”当然,第三封信的到达厦门的时间可能并非是九月,而是在之后,此时林察的军队已经出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只能说明郑成功一边再和清廷和谈,一边密切注视着广东战场,寻找出兵援助李定国的合适时机。年的九、十月份,大病初愈的李定国从广西到达广东,亲自指挥大军攻打新会,而此时郑成功可能根据广东战场的形势作出了出兵广东的决定,但是要保证一支庞大的以木制帆船为主的舰队在两个月之内从厦门到达广州海面,那确实有些困难。
明军。所以根据这三封信不难看出,郑成功李定国两个人的行动因为距离和通行能力的原因,实在是不协调,李定国进攻广东的时候,郑成功在防守金砺,李定国第二次进攻广东的时候,郑成功在谈判桌上逗清廷玩。郑成功的地盘相比于李定国的地盘要小多了,这也就决定了郑成功的实力要远远弱于占据西南半壁江山的大西军余部,所以作为明郑政权话事人的郑成功思考问题必须要慎之又慎,毕竟自身的生存压力是要远远大于李定国的,发动大军入粤联合李定国,成功了自不必说,而一旦失败的话,明郑政权就会遭受到极其惨重的损失。所以,郑成功必须对广东战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等到广东战场上李定国逐渐取得优势之后再行出兵,从明郑政权的角度来讲,这样做很明显更稳妥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