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故居的牌坊
作者:赵春颂
蓬莱市,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乡。年5月29日,跟随县文联、作协的领导前来戚继光故居采风,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亲眼目睹了历经四百五十六年至今保留完好的两座气韵超凡的牌坊。牌坊俗称牌楼,简称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
这两座御赐牌坊是明嘉靖四十四年()朝廷为旌表戚氏家族而建造的,位于戚府前面牌坊街东西两端,两坊间距米,均系四柱三间五楼三檐多脊花岗岩石雕坊,高9.5米,宽8.3米,进深2.7米。正间上下三坊,镂雕“丹凤朝阳”“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麒麟与凤凰”等图案,侧间各有两坊,亦分别雕饰花木鸟兽等图案。
东边为“母子节孝”坊,是明朝廷旌表戚继光祖母阎氏贞节、父亲戚景通孝廉而建。牌坊上的字迹因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但仍能依稀辨认出顶部额书:“圣旨”二字。“圣旨”匾下面大额枋上刻有“母子节孝”四个大字。檐下中部枋额刻楷书两行,上为“旌表赠特进荣禄大夫右都督戚宁妻一品夫人贞节阎氏”,下为“诰赠特进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荐举孝廉戚景通”。
西边是“父子总督”坊,为明朝廷旌表戚继光父子功绩而立。坊顶置“恩光”匾,“恩光”匾下大额枋上刻写“父子总督”四个大字。正间枋额书:“诰赠骠骑将军护国都指挥使前总督山东备倭戚景通”“镇守浙福江广郴桂总兵都督同知前总督山东备倭戚继光”。
古代人能够拥有一座功德牌坊是很荣耀的事,这是现代人无法体味到的。在封建社会,牌坊很受推崇。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那对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殊荣。立功德牌坊者,条件要求非常严格,须经皇帝审查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赠,方能建造。即使允许建造,建造什么规格的牌坊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戚继光的祖母阎氏,二十四岁守寡,靠纺织度日,历尽艰辛抚养戚景通长大成材。戚景通以孝悌闻名乡里,弱冠之年即被举荐为“孝廉”,半生在登州及京城任武职,累官登州卫指挥佥事、总督山东备倭、京城神机营副将,晚年因怀念老母,辞官还乡侍奉。戚继光是抗倭名将,功勋卓著。朝廷为之建牌立坊时,戚继光正在东南沿海戍边征战,平定倭寇。朝廷同时恩准封赠建造这两座牌坊,不仅仅是大力褒奖戚继光一家祖孙三代,使其家族威武辉煌,更重要的是激励鼓舞民众的爱国斗志,抵御侵略,报效国家。
在牌坊街路南的戚继光事迹纪念馆内,墙壁上一幅幅彩绘画面,图文并茂,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戚继光戎马一生保国卫民的事迹。
戚继光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的年,出身将门,在父亲戚景通的严格教育和熏陶下,从小养成了优良的品质,心目中立下了“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远大志向。明嘉靖二十三年(),戚景通病逝,戚继光继承父亲的职位,当上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二岁考中武举,到京城会试,正好遇到蒙古兵前来进犯,他临时被安排去守卫京城九门,还向皇帝上书守城的方略。
这个时期,明代的卫所制度已经破坏,军丁逃亡,国防空虚,倭寇不断侵扰东南沿海各地。日本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倭,来自日本的海盗因此被称为寇。每到起东北风的季节,他们便乘坐海船入侵,在岸上建立据点,人数多达几千,甚至高达数万人。他们常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与当地的豪绅、奸商、海盗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大举入侵,烧杀抢掠。与明军相遇时,往往先采取守势,制造恐怖气氛,在头盔上饰以金银牛角之状,缀满各色长丝,好像鬼神一样。又将刀枪磨得雪亮,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以此威慑对方。倭寇擅长双刀、弓箭、枪,惯于设伏偷袭。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管理范围扩大,主管山东防倭军务,统辖3营24卫所。为了防止倭寇的侵害,他走访调查当地渔民百姓,在摸清倭寇活动规律之后,便按照时间和地段重点设防,同时对卫所进行整顿,加强训练,严肃军律,提高战斗力,从而巩固了山东海防,使倭寇不敢窜扰。
嘉靖三十四年(),浙江地区倭患严重,戚继光被调到浙江担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率军抵抗倭寇。年,岑港战役之后,戚继光鉴于军队腐败,素质不良,兵无节制,卒鲜经练,士心不附,军令不知,缺乏战斗力,乃决心训练新军。第二年他赴义乌招募新兵三千余人,施行严格训练,并教练适宜沼泽地区作战的新战术“鸳鸯阵”,配备了火器、兵械、战船,在抗倭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支新兵就是后来有名的“戚家军”。“戚家军”奋勇杀敌,先后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
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连续九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
年,他率军攻克福建倭寇的根据地——横屿,并歼灭盘踞兴化的倭寇。戚家军回浙江后,倭寇又大举进攻,兴化失陷,明朝廷命令戚继光驰赴福建救援。年,戚继光会同当朝名将俞大猷等友军,攻克平海卫,收复兴化,消灭倭寇一万余人。他以功升任总兵。
年,戚继光部又消灭了侵犯广东的倭寇,最终解除了东南倭患。
抗倭结束后,戚继光再领重任。隆庆二年(),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后又为总兵官,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诸处,并督帅十二路军戎事。因屡立战功,万历二年()升左都督,七年封太子太保,又进封少保,为当国大臣高拱、张居正等倚重。戚继光在蓟州十六年,加固长城,筑建炮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多次击退鞑靼的进攻,军威大振,边民平安,京师安然。被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以卫国戍边为己任,屡克强敌,战功赫赫。他钻研兵书,改进作战方法,总结几十年治军经验,著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书传世,被后人列入清代《四库全书》。
离开戚继光故居时,我再次回眸仰望这两座华丽庄重的牌坊。这两座牌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雕镂精细,愈显苍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国内少见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历经岁月沧桑、战争年代、动乱之时,依然能保留的这么完好,的确不易,是幸事也是奇迹。我猜测过多种保护的原因。坚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成就英雄,戚继光作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抗击倭寇,保家卫国,彪炳千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蓬莱人民的骄傲,所以,彰显戚继光家族功绩的牌坊,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自然会受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和世代景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