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雄才大略,兵力也很强盛,为啥在汉中之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有一场汉中之战,当时曹操开拔大军,浩浩荡荡的去汉中之地,并且还带了许多大将,但最后曹操却失败了,带着自己的残兵部将回到魏国。那么曹操雄才大略,兵力也很强盛,为何在汉中之战打不过刘备?
01赤壁失败,缺乏士气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三国时期,各个英雄人物为了争霸天下,进行了很多战争,赤壁之战是三大战争之一。而这场战争开始的原因就是荆州牧刘表死去,曹操在谋士的建议下,直接开拔荆州。
接手荆州的刘琮自知不能抵抗曹操,是以没有通知刘备,直接就向曹操投降,而曹操顺利通过荆州之后,剑锋直指刘备屯军的新野。因为通知不到位,加之曹操大军速度太快,刘备直接仓皇逃亡江陵,甚至顾不得自己的妻子儿女。
中途,由于张飞提前埋伏在长坂坡,所以刘备最后在长坂坡中,与众将士一起与曹操的追击部队进行战斗,得以脱身,直接逃走。这场战争中,刘备大败,损失辎重无数。但是这也令刘备看到了曹操的实力。而远在江东地区的孙权也看到了曹操的实力。
孙权明白他和刘备要是单打独斗,是不可能赢过曹操的,于是派遣鲁肃前往,以关心刘备的名义,提出联盟。刘备此时元气大伤,于是答应了。至此,孙刘联盟形成。
他们联盟达成,但是曹操不知,依旧开拔大军,势必要吞下江东的孙权势力和刘备势力。于是一路到了赤壁地区,由于曹操北方军队不习惯坐船,于是曹操将战船连接起来,后面在与孙刘联军的势力进行战斗。结果我们都知道,那就是一场大火烧了曹操的大军与傲气。
后来在撤退的途中,士兵又因为饥饿不堪,死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在赤壁之战尚未开始前,曹操就染了疾病,而赤壁之战后曹操撤退的途中,死亡的士兵去了大半,这个时候,他就只有一些残兵败将。
这一场战争中,明明曹操的人手更多,但是却失败了,不得不说,这是十分打击人的,尤其是战争的惨败对于士气的打击异常沉重。虽然到了建安十九年,士气多少是已经恢复了,但是这种后遗症还是存在。
所以刘备夺下了汉中,曹操也轻易拿过来了,但是面对刘备来抢的时候,曹操已经没有那份百分之百要赢的勇气了,重要的是士兵也怵蜀军。所以汉中之战他失败了。
02国内不稳,后院起火
赤壁之战的失败是一个因素,另一个祸因还在赤壁之前。我们都知道曹操之所以开始的时候能有底气,就是因为他在最开始的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天子固然是一个好计谋,可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也就是“挟天子”到后面已经变成了他脑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他处理不好关系,魏国就会动乱。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建安十九年,他攻打益州的时候,魏国——这个北方大本营还有叛乱,原本那些忠于汉室的士族已经开始在朝廷之中有异动,开始时是支持汉室天子,但是后来曹操年纪大了,他又在外奔波,所以那群朝中之人固然有胆跟曹操作对了。
曹操攻取汉中也不是要一定攻下,他只是觉得有点也好,没有那点土地和人民,也无所谓。所以对于战争的准备也不是很充分,而蜀国就不一样了,刘备本就在益州,要是汉中丢了,那么他益州的政权危矣。所以双方的态度很不一样,曹操草草了事,而刘备则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刘备是为了活命,曹操是为了有则更好,没有也不强求。
03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第三个原因跟第二个类似,但是要考虑得格局则更大。曹操当时攻打汉中的时候,已经60岁了。
在古代,这个年纪差不多已经半截身子都卖到土里去了。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和食物等各种条件的影响,人的平均寿命很短,所以曹操这时考虑的事情已经不是要给魏国拓展多宽的土地,而是如何稳住魏国。
那时候的曹操虽然是魏国的实际掌权人,但是名义上还是汉代天子最大,他还没有被封王。要是没有被封王,那么以后他自己去世了,自己又没有爵位傍身的话,那么儿子曹丕势必不能够接手他的政治势力。
自己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当名副其实的王,取代汉室,如果到头来只因为自己没有封王,意外死去,就带着一切功成名就到土里,这肯定非曹操所愿,所以他必须要快速回到魏国,让汉室天子给自己封王拜相,让自己的儿子曹丕顺手接过自己的势力。那么,汉中之战跟以后自己当王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他后面直接对于汉中之战的失败与否都不是那么看重了。
04结语
经过盘点就会发现,这场汉中之战,曹操一开始的结果就已经是注定了的,他注定不会赢的。这其中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影响。曹操根本不打算要一定争取到汉中之地,跟刘备的条件不同,刘备要是失去了汉中,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蜀国了,因为他的老巢都没有了,可是曹操有自己的大本营,他最多就是来吃一口肉的,另外就是曹操明显考虑得更多,眼光看得更长远,他要考虑魏国以后如何运行下去,要考虑自己的政治势力如何不崩盘。
也许正是因为曹操考虑得长远,及时止步,保存了魏国的实力,让自己的政治势力一直稳定住,所以才有了后来强盛持久的魏国。相反,蜀国在汉中之战中为了守住自己的大本营,可谓是倾尽了全力,所以国库耗尽,后来诸葛亮又迫于形势,不得不北伐,最终导致战局失利,蜀国国君刘禅都被魏国囚禁。这就是曹操的远谋,虽然整本书都是“尊刘贬曹”倾向,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曹操的真正实力与谋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