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甲板空无一人,歼35有何变化舆论猜
到现在为止,三号航空母舰的三个舱室都已被清理干净,舰岛上的脚手架也已全部拆卸,预计两个多月后,这艘航空母舰将会进行锚定和第一次航行。
而与之相匹配的J-35隐形战机,也在同一时间传出了好消息。而就在这款机型的开发即将开始的时候,关于这款机型的消息也开始在网上流传开来。
早些时候公布的J-35和J-15B一起出现在航母培训中心的图片就是一例。近日,一幅J-35的飞行画面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这是一架J-35,上面没有任何一架J-35的机首,也没有任何一架J-35的机首。再加上之前有消息透露,J-35战机是一种可以折叠的机翼,所以才会在航母训练场上看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J-35的初始资料已收集完毕,而这款被怀疑去掉了头部飞行速度的J-35则是一个完整的J-35的动力试验版本。也就是未来,最有希望在福建战船上使用的型号。
怎么会这样?最重要的是,作为J-20的设计者,成航在J-20的第五款样机上,将其机头的飞行速度传感器给拆掉了。之后的样机上,只有一台J-20的样机,因为装载了大量的副油箱,所以才会在样机上安装了一台J-20。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原因很简单。但是,它实质上是一个空心的金属棒,所以它的反射率很高。如果将其用在隐形战机上,不仅会让战机的隐形能力大打折扣,就连雷达的侦察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L形飞行速度传感器或者是内置的空气传感器(FADS)用于飞机上。为了减小对目标的干扰,在保证目标隐蔽性的前提下,对目标进行了调整和缩小。PLA和美国的J-20和F22的批量生产机型,都是使用了L形飞行控制系统和FADS。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J-20的四个原型机和J-35的样机,又是怎么做到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每一架样机上都装有一台测速仪,它不仅可以测出每一架样机的速度,还可以测出每一架样机的风压、迎角等参数。
换句话说,这个装置就像是一个多功能的探测器,它的作用就是收集前期的空气动力学参数,为以后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依据。等到所有的资料都整理完毕,飞机前端的空气加速管也就可以退役了。
这也是为什么年后,一艘J-20的原型机,会重新安装上机头的原因。在这次试验中,J-20的样机一次装载了四个翼下式燃料箱。这样的副油箱,会极大地改变J-20的空气动力学,从而改变J-20的性能。
而想要保证J-20的安全性,就需要在J-20失速的情况下,将所有的空气动力学参数都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在J-20的前端,做为一种重要的资料采集装置,则是被暂时用在了它的前端。
因此,回头再看看这款没有前部飞行速度管的J-35,这一举动很有可能意味着J-35的研发进程已达到与J-20持平或更高的程度。等到研发工作进入正轨,用不了多久,J-35就会进入小范围的试产和试装备。
从J-20的年第一次飞行,到年第一次量产J-20的号,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从J-20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
由于目前福建号还没有进行海上试验,所以它的服役最快也要三年。如果J-35和J-20一样,一年内量产,两年后正式发布,那这架飞机的研发进度就相当不错了。
当然,尽管J-35的研发进展令人欣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J-35也将面临着以前J-20在服役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就拿引擎来说。
与J-20类似,J-35也拥有专门针对它的引擎,一次发射能产生10吨以上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涡扇19”。但至今,这种新型的内燃机还在开发中。虽然不是说现在就不能用了,但终究会对J-35的飞行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J-35的战斗力。
这很有可能会造成J-35在前期的产量并不高,反而会和J-20的早期型号一样,进入缓慢的量产阶段。只有当更多的完整型号诞生之后,J-35的产量才会达到一百台。
不过,无论以后会发生什么,J-35都是一种进步,意味着中国的空军在隐形战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J-35战机的性能也会随之提升。
由于美国海军还不能解决隐形飞机和军舰的可靠性问题,因此,在隐形飞机和军舰方面,中美两个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将会被打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