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那艘大翼战船
在孙武子的指挥下,吴国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吴王阖庐擅长舟战,《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吴国的“艅艎王舟”是什么样子,已很难考证,一般依据大翼战船拓展。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传统,建构国际航海交流平台,培养广大青少年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营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文化气氛。博物馆建筑面积46,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21,平方米。馆内以“航海”为主题,“博物”为基础,分设航海历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六大展馆,渔船与捕鱼、航海体育与休闲两个专题展区,并建有天象馆、4D影院、儿童活动中心,涵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而吴国的“大翼战船”是重点藏品,蕴藏着吴国王舟的影子。
大翼战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水上作战用船舶,由春秋时代的吴国所造,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战船之一。据史料记载,吴国的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以及楼船、突冒、桥船等不同类型,大翼战船是最具代表性的船型之一,此战船船体修长,河流中可穿行如飞,是水战中的快速主力战船,其作用相当于陆战中的大型战车。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历史馆陈列着一艘由三公斤24K纯金打造的长43厘米,宽13厘米,高16.6厘米的“春秋时期吴国大翼战船”模型。该船模由我国台湾著名金雕艺术家吴卿先生历时一年多制作而成,其原型取材于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北京)与上海交大船舶数字博物馆藏的大翼战船,并依照文献记载等比例缩小制作。由于用材贵重、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该船模成为中国航海博物馆数百艘船模中最为独特的船模类藏品。
这艘战船的船体部分由船壳、船底、船舱、战棚、甲板和栏楯等结构组成。船舷架桨,单舷共有12桨,每桨2人,船舱内藏桨手48人,两两对面交错站立,船舱内有桨舵手空间,每隔间4人,中有通道贯通艏艉。船艉拖舵处有舵手2人,由1人主司转向,1人走动联络,船头有超桨桨手1人,以辅助转回。船体甲板为战船的战斗部分,主要由瞭望楼、绞车、华盖、战鼓、藤牌盾、甲板水军战士40余人组成。其首尾分别竖有“艏望楼”和“艉望楼”两座望楼,可以登高观察敌情。甲板上还设有华盖两处,为战鼓华盖和御座华盖,乃指挥官所在之处,用以防晒避雨。船舷栏楯柱头之间架设有藤条盾牌,用以抵御箭弩或者对抗敌军强行登船攻击。战船首尾的望楼、华盖、绞车、划桨、船舵等船体部件经过严密考证雕刻而成,真实展现了春秋古船的特征。
全船配有95个1到2厘米的袖珍人物雕刻,分别为战船的指挥官、将领、武士、桨手等,身着特色服饰,手持钩、矛、斧、弓等兵器,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就连每个将士盔甲上的锁片、衣物的褶皱都清晰可见,弓箭手身背的箭筒中的每只箭都可以从中取出。船身、桨叶数处被敌箭射中,表现出激战正酣的紧张状态。整船“袖珍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春秋时期的水战场景。
作者:大连海事大学海运文化中心孙建平
END
中国船检独家文章,转请注明出处“中国船检或国际船媒”,违者必究!
你们的每个点赞和在看,我们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