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质疑曹操不放火箭射诸葛亮,出于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诸葛亮在火烧赤壁之前草船借箭的精彩场景,今天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先不讨论草船借箭存在的真实性。笔者今天主要围绕这个火箭为大家介绍。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没有放火箭呢?笔者注意到,在三国演义中不止草船借箭没有使用火箭,就连最后的火烧赤壁,诸葛亮和周瑜同样没有使用火箭,而是选择了在小船上点火然后冲向曹营。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火箭在古代的使用频率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在当时火箭就是在箭上绑上引火的东西,然后点燃射向敌方阵营。(起码各种图片和影视剧中是这样演的。)但我们来想一想,古人真的这么放心用火吗?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好的救火工具和条件,当时的房屋大量使用木质,一旦走火后果不堪设想。在攻打城市和敌方军营的时候,往往并不会有意使用火攻。再来看这个绑了火引的箭,很明显的两个缺点。一是射程近,二是容易灭。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两个缺点还是“相辅相成”的。速度快了火容易飞着飞着灭了,古代的引火装置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先进。速度慢了射程近,一不小心再把自己烧了。回到草船借箭这个事情中,当时的情况是诸葛亮借着大雾开船逼向曹营。曹操当时肯定是蒙的,看不到对面的情况,只知道有船过来。这时第一反应肯定是放箭射他啊,周瑜借大雾掩护发动总攻的可能不是没有而且很大。所以放箭本身并没有错,那么为什么不放火箭?首先可能是曹营中真没有这东西,之前笔者介绍过,火箭并不是古代的常规作战武器,只会在特定地点出现。而且多数是用来守城,曹操率大军南下是为了进攻,不准备火箭很正常。而且火箭的制备成本和在作战中的作用不成正比,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周瑜用了很长时间准备火攻,到最后还是选择去用小船撞。再就是可能火箭这东西不能适应当时的天气和环境,在江上作战而且有大雾,火箭容易灭不说。即使射到船上,如果船上有水,再从江里引水扑救,只要不是被大量火箭同时射中很容易扑救,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加上前面说的火箭这东西在古代的造价,即使曹营有存货,曹操也舍不得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大量使用。最后就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如果曹操真的用火箭引燃了草船,诸葛亮会不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着火船冲向曹营。不管能不能成功,曹操一定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曹操可不敢冒这个险,自己的战船可是拿铁链拴着呢。江面上大雾,曹操也不敢让船贸然出江,就算被引燃也不能及时散开,几乎达到了和东风一样的效果。综上所诉,曹操不放火箭是有道理的,用现在的思维去评价古人的做法本身就有失公正。在赤壁之战前后,站在当时的背景下,曹操和孙刘两方都没有出现大的决策失误。
上一篇文章: 长江天险历史与地理的交织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