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之战希腊人是如何以付出192人的代

引子公元前年,雅典的法勒隆港。米提亚德风尘仆仆的米提亚德走下了自己乘坐的50桨战船,暂时还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中。刚下船不久,城里的流言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开:“米提亚德是僭主”的陶片和政治涂鸦,开始出现在阿格拉广场上。每走到一个地方,人们用打量敌人的目光打量他,令米提亚德非常不适应,特别是在一个民主制城邦里。地米斯托克利直到有一天,一个身材壮硕、目光有神的短发男子走了过来:“那些流言你大可不必担心,法庭关于你是僭主的问责,也不要在意,我,地米斯托克利都可以摆平,这些平民生性如此”,男子顿了顿,“但是米底人的入侵在即,我们急需你和波斯人作战的经验保卫城邦,你愿意成为十将军吗?”远在天边的东方,是爱琴海那边滚动的闷雷:波斯大军要来入侵啦......波斯战火波斯王的宫廷早在伊奥尼亚希腊人的大起义之前,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就开始向西方野望,在陆续击败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埃及等对手之后,他渴望将帝国的疆土推广到遥远的爱琴海。古风时代末期的雅典城伊奥尼亚起义被平定后,由于公开派兵增援起义者,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成为了需要帝国军队惩戒的对象。这样的惩罚性远征的目的,就是为了试探希腊城邦的兵力,为未来的大规模远征做好前期准备和武力试探。对于国力还在上升期的雅典而言,这是决定其能否继续发展的重大考验。著名的波斯不死军公元前年,大流士就派玛多尼奥斯从北边的海陆两路进军,但舰队在埃索斯山遭遇了风暴,这次入侵只能不了了之。所以他在2年后又派海军,跨越爱琴海上的岛屿直取埃雷特里亚和雅典。而在此期间,雅典人除了主战的执政官当值之外,还迎来了自己的救星:米提亚德。利姆诺斯岛雅典人从利姆诺斯岛缴获的头盔虽然此人和地米斯托克利的草根属性格格不入:米提亚德的父亲克蒙三次取得奥林匹克赛马的冠军,自己也是车尔内索斯的僭主,但是二人在军事谋略上却颇有相通之处:雅典人试图征服利姆诺斯岛,岛上的佩拉斯吉人表示:从你们的国土出发,借助北风在一天之内到达我们的国家,我们就投降。众所周知这个岛在雅典的北面,而米提亚德的解法是:从位于利姆诺斯岛北部的车尔内索斯半岛出发,只用一天就来到了岛上。日后地米斯托克利的曲解神谕,就与此颇为类似。瓶画上的马车赛之后,他又策划在波斯王大流士远征斯基泰时,建议守桥的部队焚烧桥梁,让斯基泰人收拾大流士,结果这一计策被打了小报告,让波斯王大发雷霆,派兵攻打他的城邦。结果是在逃命的过程中,他的儿子被俘,他自己侥幸逃出生天。刻有达提斯名字的泥板而这位足智多谋的将领即将面对的,是统率波斯海军的米底人达提斯。艘战船的舰队规模,不仅是为了运送骑兵的战马过海,还要将两个犯上城邦的居民集体移民到亚洲,呈现在大王面前。至于波斯的具体兵力,按照波斯舰队的惯例,每艘战舰上配置30名战斗人员,所以艘船能搭载战士。但是东地中海的希腊人有在战船上多搭载战士的传统,比如在伊奥尼亚起义中的拉德岛海战中,一艘伊奥尼亚战舰可以运载40名战士,所以波斯人的战斗人员可能有人之众。这一战波斯人的兵力没有后世很多文献中所记载的那么夸张,但是能够一次性将相当于一个小城邦规模的军队运送过海,对于只能动员人的雅典来说,还是泰山压顶。更何况,波斯人之前对伊奥尼亚人胜多败少,所以雅典方面的心理和人员压力,自然可想而知。大军来袭亚述-腓尼基的战舰波斯舰队从萨摩斯,途径纳克索斯岛,然后跨海来到了优卑亚岛。面对飞来横祸,当地居民向雅典求救,后者派出了骑士级公民去增援,因为城中人心不齐,守城技术比较原始,所以在血战六天之后,这里受到了两个公民领袖的出卖,最终全城沦陷,全体居民都成了奴隶。雅典援军因被优卑亚人劝退而躲过一劫。正准备出征的希腊重步兵全员武装卡里马库斯纪念碑公元前年的9月初,在埃雷特里亚陷落之后,雅典意识到战斗不可避免,下一个挨打的就是自己,所以城里的公民,按照十个部落组织起来,大约凑齐了人,总指挥为卡里马库斯。中东式的攻城技术在10个部落的将军委员会上,在出城迎战还是据城死守的讨论上,众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考虑到波斯人善于运用土木工程技术,之前在伊奥尼亚大起义中,很多希腊城邦就是被波斯人用填平壕沟,然后堆土堆攻克城墙;波斯人还会用挖地道去破坏城墙根基破城。波斯舰队的航道但早期的希腊城邦,很少进行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战争只是边境上的大型战斗仪式。这是因为从事战争的公民并不是职业军人,长期作战无疑会耽误农事和经济利益。而且一旦位于郊外的农庄被对方军队的摧残,会影响未来一年的生计。再加上重步兵的机动能力不强,将大量时间精力用于搜寻对手很耗时耗力。所以城邦往往会约时间地点交锋,没有预判敌情和预估敌人位置的过程。地中海气候的橄榄园除了缺乏长期守城的经验,将各种政见不合的人集中到一座城市里,不利于坚守城池。大量乡下的人在短时间内拥挤进城,会造成食物短缺和污染。所以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全军决定出城迎战。综合双方的长短,最后以执政官卡利马库斯和米提亚德为代表的将领们决定及时出城迎战。直奔马拉松雅典步兵在预估敌情的过程中,众将认为波斯人多势众,需要平原地形摆阵,因此敌人的登陆点是平原。阿提卡半岛上本身有三片平原,但波斯人在马拉松平原登陆的可能最大,这是因为,其一从地形上看,马拉松平原是外敌从北向南进入雅典的必经之地。平原附近的一处半岛,正好为大量停靠的波斯舰队提供了避风港。平原四周的山地地形为平原构成了天然屏障,有利于步兵登陆后保护舰队,使骑兵从容登陆。而平原上的马拉松河,还有平原东北角的沼泽,则能为骑兵提供水草。其二在历史上,马拉松平原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决定雅典命运的战役。被流放的僭主庇西特拉图就是在马拉松平原登陆,带领雇佣军击败雅典的公民大军;他从北方的色萨利请来了名骑兵助战。这些希腊骑兵一度击败了帮助雅典的斯巴达步兵。这位僭主的儿子希比亚斯,现在就在波斯军中担任向导和顾问,离开故乡20年后,他希望借助波斯军复制父亲当年的胜利,恢复僭主政权。色萨利的骑兵两军对峙马拉松海滩9月10-11日,按照雅典人的预估,波斯人果然在雅典流亡僭主希庇亚斯的引导下,开始在马拉松卸载军队;但急行军的雅典人也已经来到了平原南端,封堵了波斯骑兵的活动范围。他们在宗教圣地赫拉克勒斯圣林中扎营:树木是天然的鹿砦,可以防御骑兵突袭,也能为士兵遮挡暑热。希腊斥候根据营地规模和敌舰数目,推算出敌军的大致数目后,发现实际上波斯人也就比自己多一倍,所以大军逐渐走出了恐怖的阴影。斯巴达议会和菲利皮迪斯接下来的几天是两军的对峙。两边都在操练军队、秣马厉兵,也仔细地打量着即将交锋的对手,观察对方的兵种和练兵模式。他们还派出信使菲利皮迪斯前往希腊地区最强的城邦斯巴达求助,希望得到他们久负盛名的步兵增援。但是,此时的斯巴达分身乏术,面临着政权的过渡危机:科利尼米昻刚被罢免,新君主刚刚即位。而在雅典信使赶到时,正巧是斯巴达人的卡尔纳尼亚月祭典。按照传统,斯巴达人必须等到15日月圆,祭祀活动结束之后才能发兵。根据后来柏拉图的记载,其国内的黑劳士正蠢蠢欲动,准备造反。受到双重牵制的斯巴达,对于波斯人近在咫尺的侵犯无力应援。这一消息虽然让雅典人感到无奈,但是也坚定了雅典人获得更大荣耀的决心。波斯人的骑兵相比之下,闻着营地中的屎尿气味,难忍恶臭的达梯斯感到自己被前雅典僭主希庇亚斯坑了:波斯人对希腊的水文地理缺乏直观认识。虽然得知马拉松是平原地形,但和西亚以及小亚细亚的宽阔地域相比,这里过于狭窄,这个平原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军队,但是对于上万人的军队和俘虏,这里实在是小的可怜。骑兵难以施展考虑到希腊8月的天干气躁,但战场上的水源又十分有限。结果波斯的人数优势反为地形所累,马匹在狭小地形内制造的污染和消耗变得非常明显。波斯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前进的话,激烈的战斗会导致营地更加拥挤;完全撤退的话,敌人又会追上来干扰撤军,在权衡一番之后,被迫用船将一部分人转移到有牧场的优卑亚岛上,以分担营地的卫生和后勤压力。出击还是据守?连夜备战的雅典重步兵公元前年9月10日夜,在僵持了6天后,波斯人按捺不住:对面的营地里传来了不小的动静。达梯斯从希腊人那里知道,一旦本月第十五天过后,斯巴达和其他多利亚城邦的宗教节日就会结束,能腾出手来参战。为了及时完成波斯大王的任务,避免希腊人纠集更多人马,达梯斯决定兵分两路:将难以施展的骑兵提前运上船,直奔无人防御的雅典,留下步兵2万人牵制住希腊军队。而在当天晚上,在波斯阵营中的希腊人将这一情况告诉了雅典军:波斯人正在连夜行动。在得知波斯骑兵正在后撤之后,雅典的十将军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放任波斯人将骑兵全部带上船,他们接下来的目标是?赫拉克勒斯圣地的石雕这些人可以去阿尔戈斯,也可以去底比斯,当然最危险的是直奔雅典,后果将不堪设想:雅典会和埃雷特里亚一样,遭受岛民被奴役、城池被焚毁,俘虏被拐到中亚的悲惨命运。于是米提亚德建议大军当机立断,趁着敌人将骑兵撤上船的时候击之半渡。在闪烁的火苗下,所有人都在紧张地等待着其他人的选择。在你看我我看你的过程中,除了米提亚德,还有4个将军支持他出击的决定,但是还有5个人反对希腊人在没有骑兵和弓箭手的情况下贸然出击:毕竟,伊奥尼亚大起义的惨败依旧历历在目,波斯人的威名对于希腊人还有很大的心理威慑。是出击,还是坚守?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最高军事长官卡利马科斯将握有黑色和白色豆子的拳头,放在用来表决的碗口上方。咕咚----落在碗里的是白色的豆子,表示他支持出击。米提亚德和卡里马库斯交换了眼神,米提亚德顿时心里就有了底气:有了最高指挥官的支持,他可以放开手脚地大胆行动了,哪怕他自己是一个流亡的僭主。决战时刻雅典人绘制的萌化雅典娜猫头鹰,身披盔甲随着开战命令传遍全军,奴隶们纷纷将主人们的盾牌擦亮,将青铜头盔打磨得闪闪发光,然后按照胸甲、胫甲、臂甲、头盔的顺序,将身材匀称的雅典公民武装成威风凛凛的青铜人。在披挂好盔甲后,他们打开面甲,按照各自的部落、各自的三翼区,寻找战阵中前后左右的伙伴。按照惯例,雅典人喜欢将方阵排成8排,但是米提亚德担心左右两翼受到波斯铁骑的包抄,于是下令方阵中心削弱为4排,但是加强方阵两翼的纵深,以应对潜在的骑兵包抄。在爱琴海玫瑰色的晨光中,希腊联军完成了布阵:最高长官卡里马库斯亲率最高贵的右翼,与海边守卫船只的波斯人短兵相接;普拉提亚人组成左翼,正义之士阿里斯提德斯、政坛新秀地米斯托克利,还有米提亚德位于全军中央,在关键位置居中指挥。雅典军左翼为山,右翼为海,基本上没有给敌方骑兵留下机动空间。而根据占卜,天神会保佑希腊人旗开得胜。在得到吉兆之后,米提亚德顶盔掼甲,右手持剑,大吼一声“为了雅典,前进”。在此之前,不论是在车尔内索斯当僭主,还是跟着波斯王远征斯基泰人,他都只能管理几千人的队伍,但是现在,他终于有机会指挥上万人的军队、大展拳脚了。希腊军的左中右翼纷纷迈开坚定的步伐,向着对面的杀戮区域前进。方阵中的重步兵在戴上头盔之后,视野非常有限,只能看见正前方的战友或者敌军,感受到身边同伴的武器碰撞,以及身后战友往前涌动的惯性。在接敌之前,他们要忍受头盔中的闷热、皮革和汗水的混合味道,还需要竖起耳朵,接受军号和双管笛发出的指令。为了维持阵线的整齐,不至于让战线自我混乱,大军要跟着笛声迈步,每前进一段距离,就要停下对齐前后左右的队形。对面的达提斯在天没全亮的时候就发现了希腊人的动静,为了掩护骑兵部队的顺利撤退,于是达提斯向前派出了手持步兵长牌的弓箭手步兵,还有手持战斧、步行作战的斯基泰下马战士上前,前排的战士手持藤牌。这种阵型就是波斯人常用的经典阵型,在小亚细亚等地的征战中,这种阵型无往不利;但是由于战场的狭窄,再加上骑兵部队正在上船,所以波斯人无法摆出步兵正面相持+骑兵两翼包抄的经典阵型。因此这一战成为了波斯步兵与希腊步兵的扳手腕。战场附近出土的波斯箭头在前进到距离波斯军战线多米的时候,第一批箭矢和投石开始乒乒乓乓地打在雅典人的盾牌和头盔上,打中他们的防具之后高高弹起,落在后排的步兵身上。盾牌上,象征着雅典城的猫头鹰承受着箭雨的洗礼,但是蓝色的盾牌依旧坚挺地向前推进着战线。随着和波斯人的距离日益接近,突然雅典人一声暴吼,开始向对手发动激烈的冲锋。参加过马拉松之战的普拉提亚人阿吉亚斯的坟墓和纪念品在接下来的近战中,先是左翼的普拉提亚人击穿了对手的右翼阵线。在近身肉搏中,希腊人的长枪狠狠地刺穿了亚麻或者皮质的披甲,或者刺中了对方的小盾牌。接下来锋线上就是波斯人的惨叫声、希腊重步兵跌落在地的闷响声,还有金属刺入骨肉的撕裂声,由于波斯人的右翼远离海岸,所以战斗意志最为薄弱,本来就想着逃命的他们,现在就更不想打了。由于波斯军的右翼崩溃引发了自己的军心不稳,所以雅典军的右翼也迅速击败了波斯人的左翼。在近战中,雅典人的盾牌一举撞倒了波斯人的藤牌,接下来就是排成整齐横列的重步兵不失时机地刺出长枪杀敌,将那些缺乏防御的波斯弓箭手刺倒。由于两翼的重步兵行数已经被加深,所以两军近战两翼的军队在击退了波斯人之后,没有继续追杀,而是合向中路:因为中路的斯基泰人正在疯狂地挥舞着战斧,龇牙咧嘴,将战斧钉进希腊人的头盔和铠甲里,这一度打的阿里斯提德和地米斯托克利压力巨大,节节后退,向着营地后方的圣林溃退,幸亏两翼的战友及时向中路靠拢,这才制止了希腊人的中路被敌人打穿。在波斯人的步兵阵型溃败之后,希腊人开始追击退往船上的波斯人败军。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希腊人阵型散开,和敌人陷入了散阵自斗的状态,而波斯人开始一对一地单兵对决,在这一阶段,希腊人的大部分伤亡都发生在这一阶段。最后,希腊人以付出人伤亡的代价,给波斯人造成了多人的惨重杀伤。在焚毁和俘获了几艘波斯船只之后,有不少波斯船只成功地逃脱了,但是很快希腊人就意识到,自己不能立即休息:这是因为,有人在远处的潘泰利孔山上,发现了有人正举着盾牌反射晨光,很明显,这不是一般的信号,而是在为海上的波斯舰队导航。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在留下2个部落的军队清理战场,收集战利品之后,其他雅典战士们纷纷急行军,气喘吁吁地飞奔回国内,重新布置城市的防御,在城墙上点燃警戒的烟火,告诉波斯人:我们已经回来了,你们死了掠夺城市的心吧。由于下葬仓促,一些带着盔甲的尸骨在多年后出土时,依旧无声诉说着这一战的惨烈。出土于马拉松古战场的希腊战士的头盔,一同出土的还有头盔主人的头骨看着卫城山下的万家灯火,战士们感到疲惫而欣慰:要不是今日的奋战,波斯人就会带着猎犬和拉网人进入雅典城,挨家挨户地搜捕居民,将珍宝和祭品塞进三列桨战舰,然后带回苏撒:女子用来充填后宫,男子被杀死,男孩被阉为太监。此时,被俘虏的埃雷特里亚人,就是这样唱着哀歌,等候着波斯大王的发落:永别了,著名的埃雷特里亚,你不再是我们的家园;永别了,雅典,我们隔海相望的邻居;永别了,亲爱的爱琴海。波斯大王给他们的待遇,就是所有居民被集体移民到红海沿岸,以开采石油为生。手捧浅层石油后记雅典人为纪念马拉松战争胜利雕刻的纪念石碑在这一战之后,风头正劲的是刚刚击败波斯人的米提亚德。他因为击败波斯大王的不世战功而获得了全雅典的疯狂崇拜,各种纪念物层出不穷,纪念希腊人第一次正面击败波斯人的战功。年,一顶他献给宙斯的头盔在宙斯神庙出土,上面还有他的签名:“米提亚德献给宙斯”。多年前的古人的音容笑貌,瞬间变得清晰了许多。在顺风顺水的时候,米提亚德如同一艘全速航行的三列桨战舰,他向雅典公民大会索要了70艘战舰的兵力,并许诺给雅典人带来新的财富和胜利,雅典公民大会迅速通过了这一决议。当然,某人在嫉妒的夜不能寐的同时,也在密切观察,如何将自己一手抬起来的英雄摔下马背。这一次,米提亚德打着报复帕罗斯岛加入波斯军队的幌子,入侵帕罗斯。但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复他作为波斯王附庸时,岛上大贵族之子在波斯人面前说他的坏话。攻城的希腊军队在向帕罗斯索取塔兰特的巨款无果之后,帕罗斯岛坚壁清野,米提亚德攻城无果,而且在进入神庙里盗窃圣物未果后,在翻出城墙时还摔伤了大腿。最后无功而返的米提亚德以伤病之躯面对公民的起诉和诘问,念及他以往的赫赫战功,雅典公民大会免除了死刑,但还是罚了他50塔兰特的罚金,惩治他作战不力。当然雅典公民对于米提亚德的态度转变,和地米斯托克利的怂恿不无关系:他一面是嫉妒米提亚德的陆军战功,一方面是希望推行自己的海军战略,发动起作为他底盘的城市贫民,以应对未来和波斯人的新的战争。作为重步兵们的统帅、僭主之子,米提亚德的思路和政策,无疑都是偏向精英和寡头式的。一代英雄在内外敌人的夹攻下,落得了一个凄惨的晚景,就连公民大会开出的50塔兰特的罚金,都是儿子克蒙代他缴纳的。利令智昏,莫过于此。写有克蒙名字的陶片谁知道,类似的命运,是不是会落到地米斯托克利身上呢?年轻的克蒙这样默念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9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