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海战,明军一举驱逐葡萄牙人,打赢与西
年(明正德十六年)6月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调集广东水师兵力包围了停泊在屯门的葡萄牙船只,积极备战。
6月27日(葡萄牙史料记载的时间),葡萄牙人杜瓦尔特·科尔奥(DuarteCoelho)和阿姆布罗济澳·多·雷戈(AmbrocioDeRego)趁明军不备,先后率一艘装备精良的平底帆船与一艘满刺加居民的平底帆船,偷偷地越过了明朝水师的防线,溜进屯门,与屯门内的葡萄牙人会合。
船首安装佛郎机大铜铳的葡萄牙战舰屯门海域内,葡萄牙人有五艘船只,再加上走私商人的五六艘平底船,船只数量已经超过十艘。
在得知了葡萄牙人增加了实力后,汪鋐也开始扩军,又调集兵力,将明朝水师舰队的实力增至50艘帆船。
两天后,明朝水师向葡萄牙人发起进攻。
屯门海域地形狭窄,明朝水师的舰队无法展开,兵力优势无法发挥,反而遭到葡萄牙人舰队和屯门岛上堡垒的炮火覆盖。
战斗断断续续持续了40天,明朝水师和葡萄牙人的损失都十分惨重。
据史料记载,葡萄牙人的每艘船上只剩下不超过8个葡萄牙人,其余都是划桨的奴隶。
明朝水师的损失也很大,汪鋐不得不在战斗的间隙,率军到距离屯门三里以外的海湾下葬阵亡将士。
为了支援被围的葡萄牙舰队,葡萄牙人安布罗济·德·雷戈率领一艘加莱船和一艘满刺加居民的平底帆船,葡萄牙人又一次闯过了明朝水师的封锁线,进入屯门。
在明朝水师的围攻下,葡萄牙人已经扛不住了。
杜瓦尔特·科尔奥将剩下的所有人汇集在三艘船上,准备突围。
第二天清晨,一直在监视着葡萄牙人动静的明朝水师再次主动向葡萄牙人发起进攻。
双方开启了最终的决战,打得昏天暗地,战斗陷入胶着状态。
忽然,风暴大作,明朝水师有几艘战船被风暴刮沉,不仅打乱了明军的阵型。
葡萄牙人的战船恰好处于顺风状态,趁着风势,葡萄牙人夺路逃走。
根据葡萄牙人史料的记载,葡萄牙舰队的指挥官杜瓦尔特·科尔奥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是圣母的信徒,交战当天恰好是圣母的圣诞日,葡萄牙人将这场风暴归功于圣母。
10月底,当突围的葡萄牙人返回满刺加后,为了感谢圣母,在满刺加城堡后的山巅修建了一座叫“圣母堂”的教堂,以纪念圣母显灵。
葡萄牙人成功突围后,明军并没有继续追击,因为明军所用的中小型划桨船只适合在近海作战,当敌人突围进入远洋,明军只得放弃继续追击。
汪鋐的军事行动,一举驱逐了多年来盘踞在屯门的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和走私者在屯门聚集的十余艘帆船仅有三艘逃走,其余船只要么被明军俘获,要么被击沉。
在葡萄牙人突围逃走之后,又有五艘来自北大年(泰国西南部港口)和满刺加的船只因为不知情而进入屯门海域,被明朝水师俘获了。
海上的葡萄牙人被驱逐后,明朝官兵继续在广州城内搜捕潜逃的葡萄牙人。
根据葡萄牙人史料记载,屯门海战前后,先后被明朝官兵抓捕或处死的葡萄牙侵略者达人。
根据《重建汪公生祠记》载:“公(汪鋐)以儒发身戎务,若非素习,壹旦挺身行阵,摧数百年未睹之强寇,岂偶然者哉!公生平忠义自许,剔历中外,始终壹节。”
海战结束后,汪鋐感慨万千,作了《驻节南头喜乡眷吴瑗、郑志锐划攻屯门彜之策赋之》一诗:
辚辚车马出城东,揽辔欣逢二老同。
万里奔驰筋力在,一生精洁鬼神通。
灶田拨卤当秋日,渔艇牵篷向晚风。
回首长歌无尽兴,天高海阔月明中。
参考资料:《大明水师三百年》,白晨光著,台海出版社。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