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破阵30李靖平定萧铣之江陵之战
此时萧铣为了收权,刚实行了罢兵务农政策,宿卫兵才数千人,仓促征兵已经来不及了,江南、岭南之兵道途遥远,未及赴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萧铣打算打唐军个立足未稳,于是划拉了江陵城中的所有官兵出城拒战。
李靖扫荡完百里洲之后,接着扫荡江陵外城和水城,缴获了后梁战船数千艘。这个时候,就是彻彻底底地形势逆转。
百里洲之战,唐军被打得丢盔弃甲。面对唐军丢弃的辎重物资,文士弘和梁军士卒蜂拥争抢、人皆负重。
江陵之战,梁军被打得丢船弃帆。面对梁军丢弃的辎重物资,李靖和唐军士卒又该作何打算呢?
面对同样的问题,才能分出谁能更胜一筹。
李靖不是命令唐军去抢战船、抢物资以扩大战果,而是把缴获的梁军战船全部散弃到长江中,任其顺流东下。
诸将对此都困惑不解,认为缴获敌船,正好充当军舰,为何却遗弃江中,以资敌用?
李靖道:“萧铣之地,南至岭南,东距洞庭,我们悬军深入,如果攻城未拔,对方的援军四集,我们将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又有什么用呢?今弃舟舰,使其塞江而下,他的援兵见到了,一定以为江陵已破,不敢轻进了,等他再往来侦察,往返拖延也要一个月,咱们届时已经拿下江陵了!”
萧铣的援兵如李靖所料,见到沿江舟舰后怀疑不进,萧铣的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江将赴江陵朝见,在行进途中听说萧铣已败,直接都到李孝恭军前投降了。
唐军把江陵围得水泄不通,萧铣见内外隔绝,外无援兵,城内又难以支持,走投无路,遂开门投降。李靖率军进入城内,号令严肃,秋毫无犯。
缴获后梁举国战船,李靖和唐军能够扩大战果。但是,却会因为孤军深入而顿兵坚城之下,内有萧铣负隅顽抗、外有梁军四面增援,缴获满满的唐军将会成为“人皆负重”的梁军。那么李靖的结局,将会与百里洲的文士弘一样。
但是,李靖的用兵之妙,就在于能“舍”。把后梁的举国战船全部丢在江中,就是疑兵之计。后梁援军会认为江陵城陷、江陵守军也会自觉大势已去。李靖是在用梁军的战船给江陵城中的萧铣和江陵外城的援军发信号:你们已经完了,可以投降了。
舍了后梁战船,李靖得到了大战胜利、得到了江陵城,也得到了整个后梁。
此时,诸将都以为萧铣将帅抗拒官军,罪大恶极,建议籍没战犯家庭,抄家以赏将士。
李靖立即出面劝止道:“咱们是王者之师,百姓是被萧铣驱逼,将士不是叛逆之罪,于情于理都不该被清算,今新定荆郢之地,宜弘宽大之名,以慰远近之心,人家投降后搞清算,恐怕自此南面城镇,各坚守不下,不是长远之计。”
李孝恭同意,诸将欲望被压服,随后南方各州县听说唐军宽宏,无不望风归顺。
萧铣投降几天后,十几万援军来到江陵后也缴械投降了。
其实谁都知道这宽宏是好选项,问题在于红眼珠子盯着白银子,谁都恨不得抢一把,为啥李靖这话管用呢?
一、他得到了军事全权委托授权;
二、人家一个多月就神机妙算地灭了国,威望在那呢。
李孝恭把萧铣押送到了长安,结果李渊数落了人家一顿后又给拉闹市砍了。
理论上来讲,萧铣人家要是跟你死磕的话,你会有巨大成本的,人家投降了,辖区内也没给你添啥堵,你应该给人家体面了,萧铣对你是真的没有丁点威胁的。
但老李还是砍了。
这货在所有力所能及的地方都要撒泡尿显示权威,宣称自己来过。
你会得到你的剧本的。
李渊下诏任命李孝恭为荆州总管;李靖为上柱国,赐爵永康县公,派其安抚岭南,承制任命官员。
李靖顺着湘江,越过灵渠后进入岭南,顺着珠江水系开始遣使分道招抚诸州。
萧铣桂州总管李袭志率所部来降,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岭南豪右皆遣子弟来做人质,李靖承制授其官爵,所到之处纷纷投降。
李靖引兵安抚拿下了九十六州,得户六十余万,和平解放岭南。
南方一如既往地打着不费劲,两个月就大局已定了,李靖的操作几乎是李世民灭薛仁杲的翻版,极大地降低了李唐的成本。
毕竟是秦府军校的教官(史载李世民后来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成本思维永远挺在前面。
李白斗酒诗百篇,李靖一战造时势,到底哪个更风流?像李靖这样的名将风流,是堪与诗仙李白竞论一番的,因为他造就了时势。
隋末乱世,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西晋。三国归一而后南北朝立,统一只是昙花一现。后梁是非常有可能借助隋末乱世,重新实现一种南北分治的。
但是,李靖和李孝恭,硬是用战争手段结束了分裂的路径依赖。之前的分裂是时势,之后的统一也是时势,而促成时势转变的,就是名将李靖。
大唐之所以成为一个盛世传奇,既需要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华章,也需要李靖和李孝恭的武功盖世。他们都是制造时势的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