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贸易第一章航运时代黑曜石贸易
石器时代不知从何时起,某个石器时代的天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能漂浮在水面上捕猎驯鹿,那岂不是轻而易举?于是,船应运而生。只要能轻易地制服、屠宰这些猎物,并将它们拖上船,之后要是想把猎物运回部落营地,比起陆地运输,船运就十分便捷了。这种明显的优势也使得船运很快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其他货物的运输。洞穴岩画和海底文物碎片都显示,船最早见于距今约年前的北欧。当时的船一般是由兽皮编缀在北欧。当时的船一般是由兽皮编缀在坚硬的框架上(多为鹿角)制成的,用于捕猎、运输。船的尾部一般带有一支船桨,携带武器的猎手或乘客坐在前部。其实,考古学家在多处同时发现驯鹿的骨头被用于缝缀兽皮,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覆盖船体的兽皮的确需要用东西缝缀起来。这些船比看似更原始的独木舟出现得还要早,是因为寒冷的北欧荒原上根本长不出足够粗的树木,以制成能放得下一个披着兽皮的猎手的船体。早期航运只有像石器这样最耐久的历史遗迹才能遗留至今,暗示人类历史之初远途贸易的蛛丝马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商品一定包含了黑曜石。黑曜石是一种黑色的火山岩(实际上是一种天然的玻璃),为全世界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与园丁所偏爱。然而,史前的人们看重黑曜石的原因,并不在于其审美价值,而在于它质地硬且脆,可以很容易地开凿并打磨成锋利的刀片,用来切割工具和武器。黑曜石的历史价值在于两点事实:其一,它仅出产于少部分特定火山地带;其二,借助精密的原子指纹技术,我们可以追溯采集到的个别样本的原始火山喷发源。黑曜石在希腊本土距离海岸约英里的弗兰克西洞穴中被发现的黑曜石薄片,起源于年前的米洛斯岛上的火山。这些文物一定是用船运过去的。然而,几乎没有任何考古学上的证据、文献中的只言片语,或者口口相传的传说透露出这些黑曜石到底是如何从米洛斯岛来到希腊本土的。这些薄片是商人们带过去交换当地物产的吗?还是只是被那些觉得它们有用的希腊本土居民从海外探险中带回来的?黑曜石的原子指纹如今已经被用来检测相隔很远的地区之间的物质交换流向,比如肥沃新月与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在中东,研究人员科林·伦福儒将公元前年的黑曜石的出土地址与原子指纹追溯出的火山来源地进行了比对。他发现,每一个挖掘地址出土的黑曜石数量都随着与其火山来源地的距离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明确表明这其实是贸易的结果。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发掘出土的石片无一例外来自亚美尼亚的两处遗址。第一处距火山源约英里,在此地发掘出的石头碎片中,近五成为黑曜石;而在距火山源英里的第二处,只有约2%的石头碎片为黑曜石。古希腊这些石器时代的黑曜石路线让我们能够以现代视角审视史前商贸的成本。在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运送一车黑曜石的距离,和在史前把家庭圣诞包裹从波士顿送到华盛顿一样远。但是,相比于支付几美元并将包裹交给一位穿着棕色衣服的店员,这批货物在史前时代将耗费一个商人两个月的劳力(包括返程),按当今的价值大概可以折算为0~00美元。古希腊随着农业的发展,这种新的海上运输技术也传到了农耕民族手中。他们利用这种兽皮裹兽骨的造船技术在内陆河道航行。由此,一种贸易模式得以形成,并在其后的几千年中保持不变,即来自相对先进的农耕部落的商人将粮食、牲畜和布匹、工具等基本手工制品运往下游,在游牧采集部落换取以兽皮为主的材料。考古学家通常是在没有森林覆盖的河洲上发现这些史前市场的遗迹的。这一发现并非巧合,因为河洲不仅便于船只停泊,还减少了商队被伏击抢掠的概率。可追溯到公元前0年的斧头和锛头(凿子的头部)因其经久不腐的特性,成为石器时代水上贸易的主要证据。考古学家发现,从黑海的多瑙河河口一直到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这些地方出土的斧头和磨砺过的石片,其源头都是巴尔干地区的采石场。巴尔干地区的石材颇为独特,在巴尔干这么远的地方发现这样的石制品,证明了当年的确存在远距离、大批量的繁荣的贸易。水运天然比陆路的畜力驮运便宜,效率也更高。一匹马一般可以负载约磅物资。如果架设马车,且路况良好,那么一匹马可以拉动约磅的重量。在同等的能量消耗下,如果让马沿着运河拖道拖船,那么它可以拖动0磅的重量。当时的小帆船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操作。希罗多德也曾描述用兽皮缝缀起来的小船运载葡萄酒的事。葡萄酒被“装在棕榈树制成的木桶”中。船身“呈圆形,像盾牌”,由兽皮覆盖。两个亚美尼亚商人驾着船顺流而下,从幼发拉底河地区直到巴比伦。依据这样的记载,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早期货船直接用于海运的证据。扁圆形的船身阻力较大,因而速度缓慢,以便于在船员和造船用料尽可能少的情况下,搭载尽可能多的重量。(与之相反的是,自古以来,战船船身就相对较窄,因此速度更快,但载重量也因此更小。)这些货船中最大的型号可以搭载14吨的重量,一般还带着几头驴。在旅途的终点,商人们可以将船的木头框架和珍贵的兽皮拆卸下来,用驴子驮载着回到亚美尼亚。关于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希罗多德解释道:从下游向上游划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水流的阻力太大。也正是考虑到减小阻力,这些船才由兽皮连缀而成,而非由木头打造。商人们和他们的驴子回到亚美尼亚后,会依照同样的设计再制作一批兽皮船进行下一轮贸易。返回亚美尼亚后,农民们会重新将兽皮覆盖在木制框架上,再重新装上新一批货物。然后,新一轮的长达几个月的前往交易中心的旅程便再度开始。毫无疑问,北欧石器时代的游牧采集民族和农民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将货物运送到河流下游,然后再将船拆卸打包驮运回去的。这些情形都是贸易可能的开端。虽然攻击与防守领土的本能一开始就根植并贯穿于贸易史之中,但这也客观上促进了居住于冲击平原地区的更为先进的农耕民族所生产的谷物与一般只出产于土地相对贫瘠的地区的金属之间的贸易。远古贸易
上一篇文章: 赤壁之战曹操关键败因是什么是疾疫流行 下一篇文章: 俄罗斯300年扩张史2制定入侵我国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