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庞统去世前

#百家帮扶计划#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庞统去世前揭开了实情

在三国时代,除了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军事谋略和人才竞争的时期。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得到卧龙或凤雏中的任何一位,便可统一天下。”

“卧龙”指的是隐居在卧龙岗上的诸葛亮,“凤雏”则是指庞统。有趣的是,刘备不仅得到了“卧龙”,还拥有了“凤雏”。

但是让人们惊讶的是,刘备并没有得到天下,这是为何?庞统临死之前说出了真相,庞统说了什么?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得卧龙

刘备投奔刘表时,刘表待他如同亲兄弟般,这引起了刘表夫人蔡氏的不满。她担心刘表可能会把荆州的基业赠予刘备,损害她儿子的利益。

于是,蔡氏找来了她的弟弟蔡瑁,希望蔡瑁帮忙设计杀害刘备,以消除后顾之忧。蔡瑁也同样担忧荆州可能被刘备夺走。

他们趁着刘表病重,设计陷害刘备,成功将赵云引开。他们逼迫刘备陷入绝境,以一条溪水为止。蔡瑁满心以为刘备此次必定难逃厄运。然而,他未料到刘备的卢马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飞跃至溪水旁的悬崖上,化险为夷。

刘备原本深信这次将面临必死无疑的局面,却意外地在生死关头获得了一线生机,多亏了他的战马意外的举动。这使得刘备的心情变得异常愉快。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入刘备的耳中,不久后,他发现了一个年轻的牧童。

与刘备预料不同的是,牧童看到他并没有表现出惊讶,反而异常平静地询问:“您就是刘玄德吗?”这让刘备感到十分惊讶。

他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牧童回答道:“其实我本来并不知道,是我的导师告诉我的。”

刘备听完牧童的话感到十分惊讶,因此请求牧童带他去见那位牧童的导师,牧童欣然答应了。

在牧童的引领下,刘备见到了“水镜先生”,并从他那里得知了“卧龙凤雏得一人就可得天下”的谶语。

两人进行了愉快的交谈,突然又有一人出现,正是徐庶。尽管刘备认出他是之前见过的人,但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这位神秘人告诉刘备近日发生了一些不祥之事,刘备颇为震惊,误以为他就是“卧龙凤雏”的一员。

徐庶听到刘备的误解,忍不住大笑,并告诉刘备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没有那样的本事。

然而,刘备对徐庶的见解有所不同,他觉得徐庶已经十分了不起。他深知即使前去请卧龙凤雏,也未必能成功邀请出山。因此,他希望能说服徐庶跟随自己。

在刘备的多次劝说下,徐庶最终决定辅佐刘备。跟随着徐庶的引领,他们返回了新野。

刘备在多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但这引起了曹操的忧虑。曹操深知这些战术不是刘备单独所能设计出来的。

曹操费尽心思终于得知了徐庶是在辅佐刘备,他找到了徐庶的母亲,将她带至许昌,并写信给徐庶。

这封信大致内容是,只要徐庶带领母亲前来许昌,母子俩就能平安无事。尽管刘备非常不情愿,但他也无法让徐庶背弃孝道。

徐庶承诺刘备,不会向曹操透露一字。于是就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同时,徐庶告诉刘备必须去请诸葛亮出山。

刘备明白,即使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也决心一试。于是,他前往卧龙岗三次拜访诸葛亮,希望他出山相助。

最终,刘备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使他决定出山辅佐刘备。这一刻,刘备终于得到了卧龙的帮助。

庞统主动为孙刘联军出建议,刘备得凤雏

曹操的强大势力使得刘备和孙权决定联手对抗他。他们在赤壁之战中联军取得胜利,但成功并非只因诸葛亮借来东风,庞统在幕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操得到两封书信,但他多疑不轻信。为了了解周瑜和刘备的战略,他派蒋干作为与周瑜关系良好的代表前去探听情报。然而,曹操未料到周瑜早已洞悉了他的阴谋,并为蒋干与庞统相见创造了机会。

周瑜亲自迎接蒋干抵达东吴,但对蒋干提出质疑:“你为何欺骗我?”因为蒋干之前偷取了周瑜的书信,这让周瑜心生疑虑。

面色依旧平静,蒋干回应周瑜:“我们情同手足,我是来和你交心的,怎么会有欺骗之事?”

周瑜冷笑着说道:“即使海枯石烂,我也不会向曹操屈服。曾以你为友,共饮共乐,却不料你趁我醉酒之际偷走我的书信交给曹操,致使我得力的战将蔡瑁和张允被曹操所杀,我的计划被破坏。难道这不是欺骗吗?”

蒋干默不作声,周瑜继续道:“我担心你再次泄露我的秘密,因此暂时将你送至西山庵休憩。待我击败曹操,再将你送回。”

于是蒋干被带至西山庵,在那里与周瑜预先安排的庞统相遇。蒋干心中惶恐,担心自己回去后将会被处决。

他忽然发现一户人家,前去敲门询问:“你是谁?”对方回答是庞统。蒋干大为惊讶,心中暗自猜测这是否就是传闻中的卧龙凤雏庞统。

蒋干怀着疑虑向庞统询问,庞统坚定地确认了自己的身份。但蒋干仍心存疑虑,惊讶于庞统如此高超的才华,却未被周瑜所用。

庞统很快回答了蒋干的疑问,解释道因为周瑜傲慢自大,无法容忍他,所以将他安排在此地。

听到这一解释,蒋干心中大喜,若能将庞统带回,不仅不会遭曹操责罚,甚至可能获得奖励。

于是,蒋干与庞统连夜赶回曹营。然而蒋干并不知道,他已经落入了周瑜的圈套之中。

庞统抵达曹营后很快赢得了曹操的信任。他直接向曹操建议将所有战船连成一体,这样可增强战船稳定性,减少摇摆,并使北方士兵更易适应。曹操认为庞统的建议合理,于是下令将所有战船连接在一起。

曹操将自己联成一体的战船投入与孙刘联军的对抗,然而,他未曾料到,一场大火与顺风让他的百万雄师付诸东流。

曹操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了周瑜的陷阱,但为时已晚,他的军队在火焰中覆灭。与此同时,庞统早已离开曹营,行踪不明。

庞统早已返回江东,但惊讶地发现尽管为孙刘联军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权并未对此加以重视。

深感愤怒的庞统转向刘备,为他带来了卧龙和凤雏。

刘备得卧龙凤雏却不得天下,庞统死前说明真相

刘备得到了卧龙和凤雏,据水镜先生所说,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然而,这句话在刘备身上并未如预期般实现。聪明的庞统早已洞悉原因,但他选择在临终之际才揭示真相。

刘备计划让部队分道前往雒城,一支沿小路行进,另一支走主路。他告诉庞统:“我习惯走小路,我率领一部分士兵走小路,而你走大路。”

庞统指出:“主路很可能遭到拦截,主公走小路更为妥当。”刘备担心地说:“昨晚我梦见走小路有危险,我不愿让你去。”

庞统微笑对刘备说:“大丈夫带兵出征,不能因一梦而畏缩,还请主公放心。”尽管刘备仍感担忧,但最终还是让庞统照计划前往。

庞统率领军队出发,来到一处狭窄的山间通道,丛林蔓密,心生不安,询问地名。

有人告诉他这地方叫做落凤坡。庞统震惊之下立即下令撤军,然而话还未说完,他便被乱箭射中,临终前道:“这就是我的命运啊。”庞统最终死在了落凤坡上。

在他临死之际,庞统言道:“这就是我的命运。”最终凤雏陨落在落凤坡。在庞统死前有人已预见了这结局:“左龙右凤,飞向西川。雏凤坠地,卧龙升天。一得一失,天意已决。”

凤雏之死似乎是命中注定的结局。即便凤雏未亡,刘备也未必能统一天下。当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他已年届四十六,古人认为三十岁应有所成就,刘备已逐渐迈入中年。尽管得到卧龙和凤雏的助力,且手下武将能力出众、善于战斗,但这并不确保刘备统一天下。

刘备个人能力有限,在军事策略上缺乏主见。他时而听从诸葛亮的保守策略,时而又追随庞统的冒险建议。

最初,刘备并未重视孙权,认为他们缺乏实际能力。当时,蜀地军队强大,因此刘备并未将周瑜放在心上。然而,周瑜发动的一场火攻烧毁了蜀军大营,使蜀地失去了与曹操孙权竞争的实力。

这导致蜀地在后续的战斗中失去了竞争力。刘备在周瑜的火攻下遭受重创,未能与曹操孙权对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8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