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舰云课堂第六期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系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

近代中国海军的荣辱兴衰,都不可避免的烙有强烈的时代印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通过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国门。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中国基本上丧失了制海权。中山舰在甲午海战后诞生,见证了中国近代海军在战火硝烟中坎坷发展,如同一位智慧老者,向我们讲述那段的峥嵘岁月,现在我们通过中山舰了解近代中国海军的历史小知识吧。

中国近代海军在泥泞中艰难诞生兴起,那大家对中国近代的军舰有了解吗?知道舰、艇、船又有什么区别呢?分别有哪些军舰呢?中山舰海军知识科普小课堂的第二节课,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07:33

海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种之一,早在三国时期,就发生了我们所熟知的赤壁之战,在欧洲,也诞生过强大的海军。经历了大航海时代和殖民战争之后,海军的规模和兵种开始扩大,在20世纪开始,海军发展成了一支多元化的现代海军队伍,这时候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在海军队伍中为什么有的叫舰,有的叫艇,有的叫船。

中国的造船技术历史悠久,在春秋时期就诞生了用于水战的大型战船,三国时期有了更多种类的战船,南北朝时期技术更进一步发展,战船可以用脚踩木轮前进,到15世纪大明王朝,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强的船只,郑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旷古烁今!那么船、艇、舰这些称呼有什么区别呢?

郑和下西洋船队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

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如航空母舰、驱逐舰、舰艇、军舰。严格定义是吨以上军用的船只,在某些方面中泛指大型可移动武器平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舰艇。艇原意为轻快小船,现一般指小型的船,如游艇、救生艇等。也有习惯上称艇的大船,如潜艇。但潜艇,不论其吨位大小,习惯上均称艇。

接下来我们看看近代中国海军中的大家熟知的舰船种类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艇

铁甲舰,又称为装甲舰,是一种蒸汽式军舰。外覆有坚硬的铁或钢制装甲。由于木造军舰无力抵御越来越强大的炮弹的轰炸,铁甲舰便应运而生。大家所熟知的定远、镇远就是铁甲舰,是中国近代海军的骨干力量。

年的“镇远”舰

快碰船,清末对巡洋舰的习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撞击巡洋舰。近代中国海军的主要水面战斗舰艇。航速较快,舰首装有冲角,可冲撞敌舰船。早期为木壳船体,以后为铁胁木壳船体、钢胁钢壳船体。一般无装甲,有的则在舷侧及炮台上装有装甲。

“超勇”号撞击巡洋舰

炮舰,也成为蚊子船,该舰原为阿姆斯特朗厂为英国海军设计,主要用于近海防御,充当水炮台使用。对于西方舰船众多,对各型舰只分工明确的大海军国家而言,该船在配合陆地炮台防守,进行近海防御具有一定价值。而全无海军基础的中国想以其作为海军主力舰,则完全不适用。李鸿章因为蚊子船炮大、价廉而一再购买,其他各省也跟风大量购进。北洋海军成军后为节省经费,只留2艘镇字炮舰在海上执勤,其余各舰人员均并入“定、镇”铁甲舰。此型舰在甲午海战中未起任何作用,威海卫保卫战后全被日军掳去,李鸿章因购买此型舰而倍受朝野抨击。

“镇北”号蚊子船

鱼雷艇,年,中国特使徐建寅、李凤苞向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定造了2艘鱼雷艇,分别命名为“乾一”、“乾二”,这两艘中国最早的鱼雷艇。北洋海军成军后鱼雷艇总数为13艘,拥有了中国沿海最强的鱼雷兵力。

当时中国建立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4支区域性舰队,其作战实力在当时的远东地区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由于清廷军政当局战略指挥无能,海上战役指挥严重失误,导致福建海军在年中法战争马江海战中沉毁殆尽;清末海军的主力北洋海军在中日甲午海战中,连战连败,最后全队覆没。

下一节小课堂,将带大家了解近代海军中的著名舰船。

年北洋舰队出访日本

文字、编辑:吴珊

视频制作:吴珊

责编:田梦莹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署名除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40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