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翻盘,赤壁之战的大功臣,总结曹操失败
逆风翻盘,赤壁之战的大功臣,总结曹操失败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舟船发展的主要表现为造船技术的日臻完善和舟船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这一时期,国家的经济中心逐渐向长江流域移动,隋统一全国后开掘大运河,贯通南北,更是促进了这一进程。舟船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和军事建设等方面有诸多的好处,如强大的舰队是巩固统治,征伐四方的必备利器,造船事业的发达是航海活动的基本保证。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东汉末年。汉代统治者终于掌控不住天下,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这场群雄逐鹿的纷争中,有一场水战我们不得不提——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人物画赤壁之战是怎么一回事,相信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们都很清楚了。曹操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遂统一了北方。随即秣马厉兵,训练水军,准备攻灭控制荆襄的刘表和虎踞江东的孙权。汉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统兵20余万,南下争雄。在今湖北当阳大败依附刘表的刘备,又占领了荆州,收降刘表的水军七八万。刘备逃至夏口,很快退至樊口。赤壁之战示意图孙权、刘备面对压境大军,组成5万兵力的联军,溯江而上,抗击曹军。驻扎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与在乌林(长江北岸)的曹军隔江对峙。孙军统帅周瑜的部将黄盖献计,敌众我寡,不可久持,恰好曹操把他的水军舰队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周瑜采纳黄盖火攻之计,大败曹操军队。曹操不得已,从华容道带兵逃跑。火烧赤壁画在评价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时,有的人相信关键是诸葛亮借来了东风,有的人认为关键在于黄盖的火攻之计,小编认为,这场水战能够大获全胜,多亏了一种战船的帮助——斗舰。正如小编最开始遍提及的,舰队强大是水战获胜的重要前提。那什么是斗舰呢?斗舰的威力有多大?且听小编慢慢道来。斗舰是东汉时期人们发明的一种新型战舰,对于它的记述首次出现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孙权的部属说:荆州刘表管辖的水军中,蒙冲斗舰数以千计。这里的斗舰是当时真实存在的一种战船。据记载,斗舰“上下重床曰舰,四方施板以御矢石”。斗舰想象图成书于唐乾元二年(年)的《太白阴经》,更加详细的描写了斗舰:“战舰,船舷上设中墙半身,墙下开掣棹孔。舷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格。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战船也”。总体来看,这种战船的特征是多层甲板而且以“施板”或“女墙”作为防护设施。比《太白阴经》晚42年的《通典》,对斗舰的型制也有大体相同的记载。甚至北宋《武经总要》和明代的《武备志》对斗舰的描述,除个别词语外,也与《太白阴经》及《通典》相一致。这说明东汉末年兴起的斗舰,其型制已经规范化了。当然,因为年代久远,斗舰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所能见的,只有书中的只言片语,还有流传下来的极其草率的示意图。斗舰模型图至于斗舰的威力如何,从战船厚实的型制中也能看出一二,据《三国志》记载:孙权的将军贺齐“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带着一座山出征对敌,确实令人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斗舰的实物,但是透过这些只言片语我们也可想象,东汉末年诸雄并起,互相攻伐的惨烈景象。刘表演练水军,千舰其发,而雄踞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他所拥有的水军斗舰的规模,甚至可能还要更为庞大。就是这样强大的一只舰队,帮助孙刘联军抓住火攻时机,重创了挟威征伐的曹操。三国时期疆域图汉代结束后,我国前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和南北朝三个历史阶段。整个时期,除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以外,其余或如三国的三足鼎立,或如南北朝的南北对恃,存在着几个政权并存的封建割据局面。在这一整个阶段,造船业和海上交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造船业的进步和水军的强大,对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对晋灭吴,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国举世闻名的水密舱壁和车轮舟这两项重大发明就出现在晋代。晋代初年,国势强盛,为了准备进兵灭吴,王濬曾经在益州大造舟舰,史称大船连舫。大船连舫,据说其周长一百二十步,能够承载两千多人,船上建有城楼,舟面平坦,可以在上面骑马走动,简直是古代的“航空母舰”。王濬率这条大船沿长江东下,直捣建康,灭了吴国,完成了统一。连舫示意图两晋时代我国北方的航海事业还是很发达的,主要海区在渤海湾及环山东半岛带。在东晋元帝司马睿初即王位时,控制今渤海辽东湾北部带的是慕容廆,为了表示拥戴,他曾派长史王济航海到建康。王济从今辽东湾大凌河口出发,通过渤海海峡,绕经山东半岛东端,进入长江口,到达建康,只看描述我们就能知道,这是一条很长很曲折的航路。此后慕容廆经常通使建康,自然都是从这条海道往来,当然中间也曾有过“遭风没海”的事,但始终维持这条海上“投诚之路”。山东掖县的苏峻,曾率领东晋疆域图山东掖县的苏峻,曾率领乡里数千家,结垒自保。公元年,因为实在忍受不了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就带领了部下航海南下投靠东晋。南北朝疆域图后赵的统治者石勒、石虎,所控制的地区广大,包括现在的山东全境,他们常在海上使用武力。如公元年和年,石勒的部将刘征带兵数千人浮海攻掠长江南岸东晋的领土。公元年,上述地方又曾受石勒部将韩雍的入侵;后赵的石虎,为了出兵攻打割据辽西的段辽,曾经派遣桃豹和王华为主将,率领舟师十万,出海渡过渝津(现在天津市东部沿海地区);稍后石虎又要出兵进攻燕王,就派遣渡辽将军曹伏带兵驻守海岛,命令青州造船千艘做战争的准备,千艘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从后赵的一次次军事行动中,我们能明显体会到当时环渤海和山东半岛一带航海活动的频繁,而这一切与造船事业的发达是分不开的,想必读者们已明白这个道理。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作者良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
上一篇文章: 三国志战略版的革新之作,赤壁之战剧本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