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管理区古罗城的文化价值熊湘之地水神龙

古罗城的文化价值湖南第一楚城古罗城

罗子国城遗址位于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城村,主要由城址区及外围的聚落组成。根据考古报告(《湖南岳阳罗城遗址年度考古发掘简介》),罗城遗址是春秋时期的遗存,但城址重建始于战国时期,跟公元前年屈原《哀郢》到罗子国时看到东城荒废的景观非常吻合;六朝时期利用战国古城的东、南城墙又兴建了一个包含东西两个并列城圈的小城。加上小洲罗、小洲熊、鸡公滩、马头曹等东周时期的遗址,构成了一处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

罗子国三处都城相传约公元前21世纪初期大禹建立夏王朝时,因罗氏先祖祝融之后陆终跟随大禹治水有功,封陆终第六子季连于河南罗山。商末,有罗人在周朝掌管鸟兽,收纳四方诸侯贡献的奇珍异兽,被称之为“大罗氏”。夏商之交,楚罗均被商朝视为南蛮之荆楚部落,受到打压。约公元前年,荆楚部落首领鬻熊,罗部落首领匡正,均率族投奔周文王,参与了灭商战争有功,楚部落(熊绎)封地荆蛮(湖南罗国“熊湘地”在其中),都丹阳;罗部落封地为鄢(宜城),建立罗国,罗子受封之后继续在周任职。

罗子国都城旧址有三处:湖北襄阳市的宜城与南漳县域(枝江)和湖南岳阳屈原区马头曹(今河市镇古罗城村)。

罗子国与楚国的关系历史资料表明,罗以与姬姓通婚,保持与周直系国的和亲关系;与楚国保持的是同祖同宗之关系。在楚国势力强大后问鼎中原的过程中,让道楚国平灭了周边诸多小国。

相传罗人与楚人本为黄帝之孙高阳就是颛顼之后,就是火神祝融之后。屈原《离骚》云“帝高阳之苗裔兮”。史载祝融后人有八,第六个名季连,姓芈。楚人、罗人均来自芈姓。秦嘉谟所补辑的《世本》云:“罗氏,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罗)为氏。”

楚国灭罗事情的导火索源于伯嘉三巡主动结仇于楚。公元前年屈氏先祖熊瑕结盟贰、轸两国,陨国联合随、绞、州、蓼四国于蒲骚抗楚,被熊瑕击败。熊瑕因蒲骚大胜封地秭归屈地,熊瑕改称屈瑕。前年楚伐绞,罗国竟然派伯嘉三次前往楚营刺探军情,想背后袭楚。于是有了第二年“屈瑕伐罗,兵败自缢荒谷”的事件发生,此年楚国“复伐罗”,再次讨伐罗国,罗国灭亡,迁枝江。《罗氏族谱》均说明楚武王熊通将罗迁枝江迫使罗民为楚国建新的郢都。

公元前年武王灭随,卒死进军途中,楚文王继位,迁都新郢城。处于开发南方、守卫东南边陲的战略安排,为进一步深入南方作准备。公元前年,楚文王将罗国封为楚国的子爵国(考古证明),迁罗国到熊绎时代早就掌控的熊湘之地(岳阳至长沙)建立都城。《汉书·地理志》应昭注:“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

考古说明,古罗城是楚国在湖南建立的第一座城市。比洞庭西部的楚城要早多年,比长沙战国城要早0多年。同时罗子国也是楚国在湖南的第一交通要道、军事要塞和粮草、兵源基地。

楚国布局的军事要塞

根据考古专家郭胜斌等的研究,他们认为,罗子国是楚国建立在湖南的第一个军事重镇。

公元前年,罗子国平江东部是吴、百越之地。长沙南部属于南越之地,东南均属于当时楚国的边疆。岳阳北“鄂”为楚所辖。

根据史料记载,越国灭吴国在公元前~前47年。公元前06年,楚怀王趁越国内乱之机令昭滑率军伐越,攻克越国都城吴,越王无疆战死,逼迫越国残余力量逃往沿海的越国故地。最南,战国时楚国才占有广东韶关地域,势力到灭国时都没有深入广东、广西。罗国灭亡之后罗氏一支逃往广东建了一个缚娄古国,管辖地域包括今惠州、博罗、东莞、深圳等。现韶关市境内地区,春秋属荆州、扬州,战国为楚国南疆。《吕氏春秋》记载:“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馀靡之地,缚娄、阳禺、兜之国,多无君。”

根据年出土于湖北包山二号楚墓的竹简记载,长沙在战国时期才成为楚国的一个县。

以上这些充分说明罗子国迁到岳阳东部时是作为楚向南开拓国土的一个军事要塞而存在的。

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春秋时期,水战首先发生于长江中下游的荆楚吴越地区。居民习于“以船为车,以楫为马”。

年12月,高泉山出土的一戈上有铭文“鄝叔义行之用”,此为蓼国国君之弟义行所用之兵器。考古专家据此判断墓主是一位居于罗地的中下级武官,这是他在灭蓼国时的战利品。说明罗国军队也一同参加了灭蓼之战。参战地点是今河南固始县,此地离罗子国多公里。

楚成王(前~前年在位)奉行“北与中原结好,南则镇夷越之乱”的外交政策,加强对南方的军事扩张。至楚灵王(前~前年在位)时,楚在洞庭湖西北岸的统治稳固后,先后又占领了今常德、桃源和沅江下游地区,并溯沅水而上。楚成王、楚灵王调动罗子国陆师、水师参战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另据龙舟发源的竞渡为水师训练方式来看,汨罗龙舟成为源头,跟罗国水师有关。

《春秋左氏传》:昭公五年(前57),“楚子以驲至于罗汭”,又“楚师济于罗汭”。《水经·汨水注》谓罗汭即汨罗口。此年十月,楚灵王带领诸侯和东夷的军队进攻吴国,以报复棘地、栎地、麻地的那次战役。薳射带领繁扬的军队在夏汭会师,吴军出动,在鹊岸击败薳启。因薳启的失败,楚灵王到罗子国调动部队以增强军力,这支部队就是罗子国的水师。但此次楚灵王觉察到难以取胜,故而把军事行动改变成了演习行动,宣示军力,悻悻而归。

公元前52年,楚平王采纳费无极建议,“为舟师以伐濮”,将沅水流域纳入楚国版图,并折而向东攻占了资江流域,直达湘水中游,楚国在此设置黔中郡。不言而喻,罗子国水师自然参战。

有造船工厂。汨罗江民谣《罗人善造杉木舟》云:“记得秦时杉木好,扬名楚泽古罗舟。天工巧匠三千岁,战舰渔湖各自由。”说明罗人还有一个重大使命,就是为楚国提供战船,并训练水师。自古汨罗龙舟、渔船、划子的建造材料均是罗地丘陵上生长的杉木,其质地较松,浮力好,轻巧,划起来省力、速度快。杉木舟因此而得水军的喜爱,自古也有“罗舟”之称。《陈书·列传第十四》记:“文帝以湘州出杉木舟,使皎营造大舰金翅等二百余艘,并诸水战之具,欲以入汉及峡。”古罗地时在湘州之中。

有训练基地。磊石山水域是“舟师”的训练基地。从地理特征上而言,九江向磊石山中心汇聚。地下岩洞众多,有“龙窝”之称,导致回旋翻流水众多。唐蒋冽《经埋轮地》诗云:“汨罗有翻浪,恐是嫌屈原。”明王鏊记:“怀襄之世,湖波震荡,非是山(磊石山)为之砥柱,镇之绕之,则奔激暴啮。湖东之地(指今屈原管理区境),其为沼乎?”《山海经》云:“沅澧之风,潇湘之浦,出入多飘风暴雨。”晁公溯《暑赋》云汨罗渊:“蛟龙郁怒,水涌波起。山谷震动,草木尽靡。观者凛然,发立胆悸。”这样险恶的场地训练出的水军,必然战力强大。

《荆楚岁时记》:屈原投江后“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命”就是命令,说明屈原投江后,楚王或者地方军事长官“命”正在训练的楚军抢救屈原;这个“舟”并不是龙舟,而是战船。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云:“端午是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隋书·地理志》:“二郡又有牵钩之戏。”这些都跟水师活动有关。而汨罗端午龙舟能够成为源头,跟罗地水师的关系甚大。

楚国开发的战备粮仓

公元前86年,楚悼王用吴起为令尹。吴起推行改革,楚国迅速强大。楚国继续向南方扩张,势力到达两广一带。吴起变法把那些收回了爵禄的贵族“往实广虚之地”,也就是把他们迁到地广人稀的地区,特别是湖南。正是这一制度安排,就有了大量楚民入湘,也有了开拓长沙南部疆土的必须。史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说明长沙以南、韶关以北地域在公元前86年之后才经罗地用兵控制。到怀王时,平定越国,长沙建立楚城,罗子国境域全部进入楚国中心,无边陲防御压力。所屈原到此称之为“平乐之洲。”

实际上屈原到罗子国时,罗子国已属于楚洞庭郡管辖,而罗城实为洞庭郡治(磊石山为洞庭山),与长沙并于一体。《水经》云:“故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移之于此。秦长沙立郡,因以为郡。”考古说明楚威王时(前40~29)正是楚国实行移民到南方垦殖的鼎盛时期。《史记》曰:“(苏、秦)乃西南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楚国储备粮食居然能供十年,说明楚国农业实力雄厚。

根据洞庭西部越楚文化交织的情况且越文化遗存占主体的情况来判断,罗地是楚人入湘的前沿之地。

从历史资料来看,长沙罗子国的粮赋不用运送到楚都。《史记》载:“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长沙罗子国地区不纳贡赋,是要继续向南方用兵的安排。说明此地是楚国战备粮仓。

罗子国城遗址是目前湖南境内第一座楚城遗址,也是罗子国古城三迁保留有文物可考的唯一一座城址。罗子国古城,是楚国一统湖南的历史见证,也是楚文化、巫罗文化、三苗文化、百越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发展,成为构建华夏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一大源流。

罗子国遗址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在此建立罗子国城遗址公园,建有古罗城博物馆。对研究古代城市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楚辞文化、屈原文化、端午龙舟文化等众多项目有重大的文化价值。

河市镇文化资源

境内有湖南第一楚城—古罗城,是年文明古邑之地,是万罗氏寻根问祖之乡。有屈原文化遗迹南阳故宅、晒尸墩、沧浪河、龙船头、雅步园、白马将军庙、黑嗲嗲庙、龙舟古赛场河夹塘。有屈原传说《罗城望郢》《雅步园》《九子不葬父一女打金头》《屈原倒流三十里》。有芈月文化遗迹向母湖、芈月亭、龙星塘,建有芈月小院。有张孝祥月文化遗迹金沙堆、金沙洲,芈月小院建望月楼纪念。有古街南阳街、河南街、河市街。另有神仙传说《七碗饭九个菜》、《三仙渡》、《荷花仙子》、《黑嗲嗲》、《禾鸡山》、《小神仙》、《桃花滩》、《龙悬头》、《狮子山传说》、《金沙洲张孝祥观月》,是千古著名童谣《牵羊卖羊》诞生地,明夏元吉、清郭嵩焘、周韫祥、徐柱、王德基等均留诗境内。当代著名作家熊育群出生于此。地域文化已有三部长篇小说:熊育群《连尔居》、彭魏勋《海捞》、余月英《月羽之乡》,有南歌《芈月故里端午源头》。

河泊潭屈子纪念园|三闾殿屈原管理区|三千年文明古邑这个小地方太有文化了磊石山:湖南最早的洞庭龙文化传播地,历史悠久,令人神往#我的旅行日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3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