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轻骑兵驱逐舰搏胜巡洋舰混合编队

海战轻骑兵:驱逐舰搏胜巡洋舰混合编队即便在使用相同武器装备的水面舰艇作战中,劣势一方利用谋略击败优势一方的战例也很多。太平洋战争中的所罗门群岛争夺战,美日双方投入几百艘各类舰艇、上千架飞机,反复厮杀,大小海战和海空战上百次,留下了大量的海洋谋略“遗产”。我选出其中的塔萨法隆加海战(简称塔战),与读者一同研讨。年12月1日发生的塔战是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六大海战中的最后一战。当时美军已获得瓜岛海域的绝对制空权,日军舰队只能在夜间航行和作战。夜战中,美国占有雷达技术优势,日军全凭目视。几次大海战之后,日军重型水面舰艇损失很重,退出瓜岛水域;而美军大舰倚仗雷达和大口径远程火炮,有恃无恐。战术上,美军以SG雷达舰为核心重新编成两队:驱逐舰前卫鱼雷攻击编队(驱逐舰4艘)和巡洋舰炮击编队(5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日军只有8艘驱逐舰,还要承担投放个补给品浮鼓和少量增援部队的任务,航行作战颇受牵制;加上美军享有的空中侦察便利(事实上美侦察机也的确提前发现并通报发现了日军舰队),无论图上作业还是战力评估,美方均占优势。古罗马时代的船,此图展示的船装有倒钩一样的武器,在当时的战船中算是最可怕的了。美军这套战法,在瓜岛战役前几次海战打日军大舰时颇有效,但对付日军吨位小、机动性好、雷击凶狠的驱逐舰编队就显得吃力。实战中,美驱逐舰的鱼雷齐射未能命中敌舰,却仍死板地按战前设定的方案过早撤出战区,未能继续给敌方有效打击。美巡洋舰编队在炮击时,未作防鱼雷的转向,结果开炮时的炮口闪光反而成了日舰鱼雷瞄准的良好目标。日军事先严令:“美舰发炮的闪光可以作为发射鱼雷的瞄准点。”“尽量用鱼雷攻击敌人,攻击后迅速撒退!”“除非绝对必要,不使用舰炮射击。”炮火沉默的日舰降低了美舰队的炮火命中率,而频频开炮射击的大吨位美舰却提高了日舰队鱼雷的命中率,一降一升的结果,使结局一边倒:日舰队击沉美重巡洋舰一艘、重创巡洋舰三艘,日方仅损失一艘驱逐舰。我注意到:美军习惯于把驱逐舰队和巡洋舰队进行混编。在瓜岛诸海战中这一做法多次引起误伤(如萨沃岛海战),后来为防止误伤美军又让驱逐舰射完鱼雷就跑,却从未想过单独使用驱逐舰编队进行夜战的问题。日军的战法本来同美军一样(此战术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在海战中相沿成习已数百年了),仅仅是因为在前几次海战中日方的大舰损失惨重、无法承受之后,才有了驱逐舰单独编队一举,不料竟大获成功。直到年8月,即塔战结束整整九个月之后,由于美军遇到临时性兵力不足的原因(纯系偶然,而非主动设谋并操演),威金逊少将才答应美海军第12驱逐舰分队长弗里德里克·穆斯布鲁格中校仅用驱逐舰一试身手。由于穆氏集思广益,汲取历次驱逐舰作战的经验和教训,战技、战术预研得当,战时指挥果断正确,美军以六艘驱逐舰对抗日军四艘驱逐舰,并击沉3艘,自己无一伤亡,创下所罗门历次海战中唯一的全胜纪录。尼米兹上将喜出望外,从此之后,美军才改弦易辙,主动采用了单独的驱逐舰编队战术,果然连连获胜;而且出现阿利·伯克上校这样优秀的驱逐舰指挥官,创下了击沉击毁多艘敌舰的纪录(现在美海军的“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以上战例分析说明,即便是现代海军这种仰赖技术、专业知识、协调组织的军种中,仍然有发挥人的指挥才能和谋略的很大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5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