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破萧铣,为何要把缴获的战船全部丢弃

要说在隋末乱世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里,哪位军事将领的谋略能排第一?答案可能会有好多个,但怎么也轮不到李靖,因为李靖“战神”的威名是在大唐开国后对突厥的反击战中确立的,在大唐建国的“解放战争”中,他还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武德四年(年),唐高祖李渊派赵郡王李孝恭南下,以夔州(今重庆)为根据地,攻取割据长江中游的军阀萧铣。这一次,李靖作为副帅,协助李孝恭一同出征。萧铣是西梁宣帝萧詧的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大业十三年(年),萧铣乘隋末天下大乱之机,在众人的拥戴下割据岳州,建立梁政权。一年后由岳阳迁都江陵。随着关东地区势力被悉数平定,志在一统天下的李渊把目标对准了萧铣。唐军一路凯歌高奏、势如破竹。手握四十万重兵的萧铣决心集中兵力与唐军决战,于是下令调动长江、五岭以南的兵马前来勤王。萧铣这个人外表宽仁而内心疑忌,嫉妒心极强,这种人领导下的团队凝聚力必然很差,众叛亲离是迟早的事。一年前,萧铣越看手下的将领越不放心,做出了一个“罢兵营农”的决定,也就是通过大裁军减少军队数量,增加农业生产人数。在群雄逐鹿、你死我活的残酷世道中作出如此自废武功的举动,让后人无法理解萧铣此举的动机。唯一能解释的恐怕就是萧铣以裁军为借口解除手下将领的兵权,也许在他看来,身边的骄兵悍将比兵临城下的敌人更可怕。唐军很快杀到了江陵城下,萧铣的手中只有几千名警卫军。不过这些部队都是百战精锐,做困兽之斗时有着相当强的战斗力,李孝恭发动的具有试探性质的第一次进攻就被他们击败了。不过萧铣的士兵纪律性实在太差,看到唐军遗弃的大批物资一哄而上,抢得不亦乐乎,乱成一团。这样的战机李靖当然不会错过,于是立即调动预备队发动第二次进攻。梁军瞬间便被击垮,江陵外城水寨被唐军一举攻破,水塞中的战船了唐军的战利品。对于唐军来说,此时要做的就是要在梁军勤王兵王到来之前迅速攻破江陵。不过,尽管唐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但要攻下如此坚固的城池,只怕还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正当唐军为缴获的战船兴高采烈时,李靖却突然做出了一个令意想不到的指示:把战船全部丢弃于长江中。战果来之不易,接下来又将与各路援兵决战长江,弃船是什么招数?主帅李孝恭也不懂李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在一片质疑声中,李靖不慌不地道出了玄机:“萧铣的地盘南接五岭,东至洞庭湖。我们虽然已经攻破江陵外城,但毕竟远离大本营。如果围城之后不能立刻攻下,敌人的援兵从各处赶来,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进退维谷。空有战船,发挥不了作用也是白费。”众人一听,不禁惊出一身冷汗,都不再作声。不待李靖往下说,一些将领已经猜到了他的用意:缴获的战船顺着江漂流,萧铣的援军看到后,必然会认为唐军已占领江陵,才任凭战船四散。李靖就是希望他们误判江陵城的情况,从而迟疑不敢进军。没有了援军,萧铣就是瓮中之鳖了。果然,原本打算勤王的交州剌史丘和等人中计了。他们以为江陵城大势已去,干脆降了唐军。李靖放弃江陵水寨的战船,换来了更大的战利品。武德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等不来援军的萧铣走投无路,对其属下说:“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待力尽而降,必害百姓遭殃。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乱兵祸害。各位何愁没有君主呢?”(萧铣聚乌合之众,当鹿走之时,放兵以夺将权,杀旧以求位定,洎大军奄至,束手出降,宜哉!)萧铣告祭太庙后,率领官属身穿孝服前往军门投降。几天后,梁军十余万救兵赶到,得知萧铣已降,便都投降唐朝。萧铣送到京师后,面对李渊的斥责不卑不亢,激怒了李渊,被下诏斩首。李靖辅佐李孝恭出师,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消灭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牺牲的人数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兵家的最高境界,只怕也就是这样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