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下
沿着上期我们继续讲述古代以少胜多的例子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得到吴蜀联军在()年在长江流域的赤壁一带和曹操展开激战,由于曹操的军队多数为北方人,不熟悉在水上作战,于是听取了手下谋士的建议将所有战船首位用铁索连接起来,士兵站在船上就像是站在陆地上一样,这时周瑜手下的将军黄盖提议:如今敌人多我们少,打持久战我们难以获胜。曹军将战船连在一起,最大的危险就是怕火,如今我军可以使用火攻快速取得胜利。于是,选取快船数十艘,每艘都装着火油和干柴,外面裹着帷幕,上面插着战旗。为了让曹操放下戒备,黄盖深明大义让周瑜命人将自己打伤并假意向曹操投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所有战船排在最前面,到了江中央时升起船帆,剩下的船排在后面依顺序前进,曹军的官兵都出来看,指着对岸的战船:看黄盖来投降了。离曹军还有2里多远,黄盖下令点燃战船,战船顺着东南风像利剑一样冲向曹营,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在了一起,一艘接一艘被点燃,火焰蔓延到了曹军的营寨,在极短的时间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曹军淹死、烧死已死伤过半,周瑜随后率领精锐战士紧随其后,曹操大败。
曹操本来拥有的军队数量远远高与孙刘联盟,但是却被孙刘联盟以及周瑜等人的指挥下被击败,巨大的优势产生的骄傲感反而成了失败的诱因。
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是(公元前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的通道,由秦国大将军白起在伊阙逐个击破韩国、魏国和东周联军的作战。伊阙之战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中。
秦昭王在大臣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为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秦军在伊阙与
24万联军僵持,联军人数是秦军的1倍多。伊阙易守难攻,但是却是秦军进攻的必经道路。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中,韩国军队不强,所以希望魏国盟军可以打先锋,但是魏国主将公孙喜,他觉得韩军战斗力不强但是韩国的武器、防具都非常精良,所以他想要韩军作为主力打先锋。
白起站在伊阙的山坡上,望着韩魏2军,韩国扎营的地方比较靠前,魏军比较靠后,由情报兵的消息,韩魏两国互相推脱,谁也不愿意主动与秦军交战,白起看准了韩魏联军的弱点,于是想到了避实击虚,各个击败的策略。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派出小股的疑兵,假装要进攻韩军,韩国军队不知道真假,被疑兵拖延了相当长的时间,白起迅速委派自己的精锐主力绕到联军后方,趁着魏军放下戒备,瞬间杀出,魏军被打得手足无措,危机之下在伊阙山的一处狭窄地区紧急作战,阵型无法统一,各自作战迅速战败。韩国军队得知魏军大败,军心不稳,士兵叛变,主帅无法控制军队。这时韩国军队的主力完全暴露,魏军主帅来不及应对,立刻就遭到了秦军的进攻,韩军同魏国一样也是大败,白起带领秦军继续追击,扩大战果,经此一役斩杀韩魏联军24万人,斩杀敌军主将公孙喜,占领伊阙。
强大的韩魏联军拥有比秦国军队数量多得多的士兵,但是强大的联军却因为主将出现裂缝而导致被白起杀到大败,如果能齐心协力说不定可以扭转战局。伊阙之战告诉我们与人合作要互相团结才能走长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