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不敢稍涉骄奢

上期我们讲的是“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这期我们继续阅读第三封:

不敢稍涉骄奢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十月廿五专人送信回家,魏荫亭归,又送一函,想先后收到。十一月廿一日,范知宝来九江,接澄弟信,具悉一切。

部监各照已交朱峻明带归矣。树堂要功牌百张,又交荫亭带归。余送朱峻明途费二十金,渠本解船来,故受之。送荫亭二十金,渠竟不受,俟有便当再寄渠。江隆三表弟来营,余念母亲之侄,仅渠有子,送钱四十千。渠买盐花带归,不知已到家否?荫亭归,余寄百五十金还家,以五十周济亲族,此百金恐尚不敷家用。军中银钱,余不敢妄取丝毫也。

名者,造物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余德薄能鲜,而享天下之大名,虽由高曾祖父累世积德所致,而自问总觉不称,故不敢稍涉骄奢。家中自父亲、叔父奉养宜隆外,凡诸弟及吾妻吾子吾侄吾诸女侄女辈,概愿俭于自奉,不可倚势骄人。古人谓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吾常常以此敬惧,故不能不详告贤弟,尤望贤弟时时教戒吾子吾侄也。

塔、罗从田家镇渡到江北后,五获胜仗,九江对岸之贼遂下窜安徽境。余现泊九江河下,塔、罗渡江攻城。罗于廿一日与贼接仗,杀贼二三百,而我军亦伤亡四十余人。此在近数月内即是小有挫失,而气则未稍损也。

水师已下泊湖口,去我舟已隔六十里。二十夜,贼自江西小河内放火船百余号,实以干柴、桐油、松脂、火药,自上游乘风放下,惊我水营。两岸各千余人呐喊,放火箭、火球,其战船放炮,即随火船冲出,欲乱我阵。幸我军镇定,毫不忙乱,反用小船梭穿于火船之中,攻人贼营,烧贼船十余号,抢贼划数十号。摇撼不动,是亦可喜之事。

余身体平安,癣疾近又大愈,胡须日长且多。军中将士俱平安。

书写时间:年1月11日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十月二十五日派专人送一封信回家。魏荫亭回去,又带回去一封信。想来都已先后收到。十一月二十一日,范知宝来到九江,接到澄侯的信,详悉一切。部监各处执照已交给朱峻明带回去了。树堂所要的百张功牌,也交给荫亭带回去了。我送朱峻明路费银二十两,他本是解押船来的,所以接受了。送给荫亭二十两银,他竟不接受,等有机会时再寄给他。江隆三表弟来营中,我念在他是母亲的侄儿是中只有他有子,送给他四十千钱,他买盐花带回去了,不知已到家否?荫亭回乡,想必我托他带一百五十两银子给家中,请用五十两银子周济亲族,剩下的一百两银子恐怕还不够家用。但军中银钱,我不敢妄取一丝一毫。

名望,是造物主所珍重爱惜的,不会轻易地给予人。我的道德浅薄能力又少,却享有天下大名,虽然是由高曾祖父几代积德所达到的,而扪心自问,总觉得不配,所以不敢稍涉骄奢。家中自父亲、叔父奉养应丰厚外,凡诸弟及我妻我子我侄我诸女及侄女等人,希望他们都要自我节俭,不可倚势骄傲。古人说无实才而享大名的人,必定有奇祸。我常常用这句话警戒自已,所以不能不详告贤弟,尤其希望贤弟们时时教训告诫我们子我侄。

塔、罗自田家镇渡至江北后连获五次胜仗,九江对岸的贼匪便下窜至安徽境内。我现在停泊于九江河下,塔、罗渡江攻城。罗于二十一日与贼兵接仗,杀贼二三百人,而我军也伤亡了四十余人。这在近几个月内就是小有损失了,但士气却未稍稍受损。

水师已经驻泊湖口,距离我的船已相隔六十里。二十日夜,贼兵从江南小河内施放百余号火船,内装干柴、桐油、松脂、火药,从上游乘风放下,企图惊扰我水营。两岸各派千余人呐喊,放射火箭、火球。他们的战船放着炮,随着火船冲出,想要扰乱我军阵势。幸亏我军镇定,毫不慌乱,反而用小船穿梭于火船之中,乘机攻入贼军营垒,烧毁贼船十余只,抢得贼军小划子数十只。水军阵势摇撼不动,也是可喜的事。

我身体平安,癣疾近来又痊愈。胡须也一天天长长增多。军中将士都很平安。

解读:追求功名,是绝大多数人的欲望,因为功名诱人。曾国藩在名利观上头脑清醒,不愿贪婪。这是他人生的一大特色。因此,他在这封信中特别提出名实相符的问题,认为自己才德都不够独享天下之名,故心有惭愧,总是有一种警觉感更不敢骄奢。他反对虚有其名,名实不和。

编辑:小图审核:城建图书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