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要布置七百里连营,夷陵大战中蜀汉
导读:刘备为何要布置七百里连营,夷陵大战中蜀汉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在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役的夷陵一犹亭之战中,刘备的“七百里连营”一直遭到各方批评,甚至从未亲临战场养尊处优的曹丕,都对刘备的布阵说三道四。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当时蜀汉军的实际部署情况。从形势上说,章武二年()二月,刘备军推进至夷陵、夷道一线,被陆逊大军阻击,无法前进,陆逊军又坚壁不出。由于蜀汉军已经进入吴境多里,沿途一些险要关口需要派兵把守,同时掩护后方的运输线,所以分兵防守在所难免,这也符合军事常识。刘备在近里的整个狭长作战地区共有多少营垒呢?《三国志·吴主传》记载:“蜀汉军分居险地,前后五十余营。”刘备兵营共有50余座。在前线夷陵有多少呢?—40余营:刘备在前线有40余营,在后面的多里运输线上有10个左右的营垒。根据后来双方交战的记载,蜀汉军的主力就在夷陵,这说明一个问题:即刘备并没有犯分散兵力的错误,其主力均集中在夷陵一线(至少80%以上).里的运输线上大约有10个兵营(每隔60—70里设兵营守险要关口),每营估计五百到一千人(由于没有大将,故兵力不多,平均每营人,合计约0人)。那么刘备是否有必要派十营人马分守后方六百里交通线呢?这要根据当地的地理分析。刘备主力沿长江三峡一线向东推进,如从巫县算起,到猇亭的距离差不多有里,属于狭长的线式布局,这是由三峡的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而在峡的北面是魏国的防区刘备的这条狭长交通线,很容易遭到来自北方魏国的袭击,虽然我们知道曹丕压根儿没打算骚扰刘备,但当时刘备不知道,所以他留下必要的兵力防守粮道是很正常的。刘备对来自北方的侧翼威胁,特别重视,他不仅留下十营兵马分守三峡各地险要,以保护交通线,还专门派出黄权一军北出,驻防江北,以扩大侧翼保护的范围。很多人不明白镇北将军黄权在此次战役中的作用,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因为魏军并没有从北方南下,配合吴军切断蜀汉军后路。魏文帝曹丕听说刘备在沿途七百里连营,装得很老到地对手下大臣说:“刘备不会用兵,哪有七百里连营能克敌制胜。”后来的人就据这句话批评刘备不会打仗。以曹丕的军事水平,评价刘备,着实可笑,刘备戎马一生,经历战争无数虽说败多胜少,但沙场经验丰富,远非曹丕长在深宫养尊处优的守成皇帝可比。刘备并非曹操敌手,多次败在其手下,但考虑到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这种结局并不意外,如果刘备与曹操角色互换,曹操也未必能胜过刘备。即使曹丕之父曹操,终其一生也未能奈何刘备,从汉中的无奈退军,正说明了曹操英雄迟靠,而刘备则正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崛起。曹操当年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豪杰,只把刘备视为英雄,曹丕哪有资格对刘备评头论足,刘备自认为,蜀汉军中将领,大概庞统、法正在战术上略胜他一筹,所以他喜欢带二人作战。曹操视刘备为劲敌,心腹之患,可见刘备并非草包,之所以总打败仗,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曹操、陆逊、孙权,在学上遗传了一些曹操的文艺细胞,但论文学成就他比不上弟弟曹植,沙场征战,指挥千军万马横扫千军如卷席,曹丕更比不上他父亲曹操,但他是皇帝,而曹操的皇帝是死后被追认的,他弟弟被他折磨得到处搬家不得安生。曹丕这种人,根本没必要搭理他。其实,就连与刘备对阵的陆逊也未对刘备的连营多说什么,只是认为:蜀汉军的三大弱点:放弃水军,只以陆军沿长江推进;旷日持久人马疲劳,偷袭容易得手;营垒分布各处,不会有大的变化,利于部署攻击。而占据各地险要,实际是蜀汉军的优势,只是后来,兵败如山倒,看不出其用处。刘备虽七百里连营,但并没有犯分散兵力的错误。其主力仍集中于夷陵线。而演义中竟然安排诸葛亮也这样批评刘备,实在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刘备在军事上的最大错误没有水陆并进,将水军留在后面,而以陆军单独进军。这是刘备最大的错误。在山地,刘备已经在各险要扎营布寨,陆逊要想迂回是非常困难的。但由于刘备将水军留在后方,陆逊就可以充分发挥东吴水军的优势,利用战船沿长江把部队偷偷运送到蜀汉军后方登陆,而后切断蜀汉军各部之间的联系。蜀汉军的前军就这样被包围遭受夹击而崩溃。汉军水军弱小,顺流而下不易撤退,刘备担心水军被陆逊消灭,所以留在后面不轻易使用。可是,即使蜀汉军的水军打不过东吴水军,也可抵挡一阵,为陆军贏得时间。刘备的前军被击溃后,战役的胜负已无悬念,以后的作战,只是刘备能否逃回的问题。因为这时刘备在夷陵战场是以两万多人对敌军五万多人,且军心大乱。长时间的对峙,部队松懈缺乏警惕,才会被敌军突袭得手。其实陆逊开始做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可惜,并未引起蜀汉军的警惕。深入敌国,应速战速决,时间越久对远征的蜀汉军越不妙。刘备一开始就很想乘大军东下一鼓作气跟吴军决战,但年纪虽轻却很老到的陆逊,很狡猾地极力避免在开战初期,与锐气正盛的汉军交锋。陆逊很清楚刘备远来急于求战的心理,因而避而不战,宁可舍弃几百里山地,让给刘备,放刘备进来,他则选择大踏步后退,退到险要之处固守不出。刘备拿陆逊的据险固守避而不战毫无办法。两军形成相持局面,仗打成拉锯战,战争的主动权也逐渐从刘备那儿转到陆逊手里。七百里连营是真,分散兵力是假。刘备的军事布阵。在陆战中并无大错,唯而致命的错误在于沿江作战,与水军占优的吴军交战反而忽视了水战,没有运用水军保护陆军侧翼,被吴军迁回抄袭后路。这也同样正式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三国时代夷陵之战的相关历史缩影,读者对于我们所讲的这段历史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
上一篇文章: 中东已经乱了,土耳其空袭两邻国,美国开始 下一篇文章: 杨甲带领一队武装商船疯狂地袭击了汉尼拔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