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救朱元璋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
历史上涌现过许多身世平凡的皇帝,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朱元璋和刘邦,他们登基后表现出决断果断的特质,毫不留情地处理功臣,不顾及任何面子。即便曾经救过他们的性命,但只要与他们对立或阻挠,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朱元璋统治时期,除了争夺天下外,他还组建了一支忠诚的“功臣团队”来协助他,其中一位勇猛的将领更是在危难时刻挽救了他的生命。虽然这位将领保住了朱元璋的性命,但却自身身受重伤,身处极为狼狈的境地,被九支箭射中。
朱元璋见状,表态道:“我决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但他最终是否兑现了承诺呢?
朱元璋的“功臣”红巾军时期,朱元璋的地位达到了巅峰。他不仅个人能力出众,还受到了郭子兴的高度重视。朱元璋先后招募了大批将领和士兵,其中有与郭子兴共同抵御贾鲁的,但随着兵力损失,第二年朱元璋便返回家乡进行新的招募工作。
尽管家乡的新兵数量有限,但这并没有阻碍朱元璋后来的壮大。他的做法是顺势而为,当郭子兴的兵力不再占据优势时,朱元璋果断地开始放手,将原本的兵力交由其他将领掌管。最引人瞩目的是他在态度上的巨大转变。
朱元璋随后的目的地是定远,身边有不少能人。其中,徐达、汤和等人的功绩尤为出众,他们在朱元璋身边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世所传颂。
朱元璋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路上更是涌现出许多前来加入的人,这情况很可能是朱元璋的亲信所致。总的来说,可以说朱元璋所收编的士兵已超过了一万人。
朱元璋和郭子兴现在还在其他人的控制下工作,具体来说是在红巾军首领韩林儿手下,有时候也需要服从命令。然而,随着郭子兴去世,以及常遇春、廖永安等部将归附朱元璋,朱元璋能够继续受命多久呢?
郭子兴的部将势力在张天祐接任后曾一度盛极一时,然而,随着他们在战场上的牺牲,能够被其部将投靠的选择也逐渐收窄,而朱元璋成了他们唯一的归属。
总的来说,朱元璋的势力壮大进展顺利。在他回乡招募新兵之后,他的这些功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提供了战略建议,参与了战斗,全力以赴地抵御敌人的进攻。
徐达、常遇春等将领在对元朝进行的大规模作战中,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很快元大都城墙岌岌可危,元朝的覆灭也在转瞬之间。
将蒙古帝国势力驱逐回草原并非易事,这需要耗费相当时间,并抓住最为关键的时机。朱元璋在此过程中无疑需要仰仗徐达等人的支持。经过长达三年的巩固,朱元璋最终成功地削弱了元朝的威胁。
确实,朱元璋创立明朝并非易事,其过程中紧随其后的功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功臣中,有一位名叫“陈德”的将领,虽然声名不显,但他早在朱元璋攻克定远、征募士兵之时,就已加入其中,堪称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陈德”舍命相救陈德虽然出身于农民,但日常生活仍然以耕种为主。加入朱元璋的军队后,凭借自身的勇敢和多年积累的力量,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取得了不少的功绩。
在军中,战功才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明。陈德曾在先锋队中立下赫赫战功,多次攻克重要城池,可谓战绩卓著。他还曾担任过大元帅的职位,立下汗马功劳。
朱元璋创立明朝艰辛众所周知,张士诚和陈友谅皆是他必须剿灭的对手。鄱阳湖之战的激烈程度,令人心悸。
朱元璋这边看似是他们率先发起了进攻并利用了优秀的装备,但实际上并没有持续占据上风,交战一开始。
朱元璋首先针对了陈友谅的前军,等待他们的弓弩等武器齐备后,将其上千人的前军全部斩杀。此外,许多水上船只也被摧毁,使得陈友谅的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与此同时,陈友谅则着重于朱元璋所驻扎的军营,充分利用大船的优势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朱军的军营被一艘巨舰横冲直撞地撞入,这不仅让朱元璋的旗舰陷入危险境地,恐怕连朱元璋自己也已经岌岌可危。
朱元璋的战船被敌军攻上时,敌将张定边直冲向他,场面宛如追逐戏,形势十分紧急。陈德立即挺起长枪,阻止了张定边的前进,为朱元璋争取到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在这个时刻,敌军占据了优势,陈德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张定边,周围箭如雨下,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陈德只能被迫守势,接连受到箭矢的袭击,处境十分危急。
常遇春等人及时赶到,这使得朱元璋、陈德等将士得以稍事喘息。然而,在这场激战中,朱军损失惨重,许多杰出将领更是壮烈殉国。
陈德运气实在是好得惊人,竟然中了九箭却还能幸存下来。朱元璋当然感激不尽,甚至开口说出了“不会让你白白付出”的誓言。可以说,直到陈德去世,朱元璋都信守了自己的承诺,并在他去世后追封他为“杞国公”。
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而“功”也是如此。胡惟庸案件牵涉广泛,其中还包括陈德的后人,朱元璋并未考虑过往情谊,不仅收回了爵位,甚至连陈德的祭坛也消失无踪。
朱元璋的手段朱元璋晚年频频诛杀功臣的事迹不胜枚举,陈德自己在临终之际,能够望朱元璋做到这一程度已属不易,因此也无需再期望他对待其他人会有何不同。毕竟,古代历史上“兔死狗烹”的情节屡见不鲜,而在朱元璋称帝之际,更是如此。
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也曾颁发“铁券”给功臣们,然而这些“铁券”的实际运用则完全取决于朱元璋自身的决定。
富贵荣华或许可代代相传,然而这一切终归取决于命运。铁券虽然能免去死亡,但其实也取决于功臣触犯了何等罪行。因为毋庸置疑,皇权无可触及,一旦触及或是威胁到皇权的绝对性,即便有铁券在手也是无济于事。
皇帝拥有最终的裁决权,如果他对你心存猜忌,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功臣们没有犯罪,皇帝也能够以“谋反”的罪名来清除他们的势力。除了势力,牵连家族成员也是至关重要的。毕竟,这样做可以彻底铲除异己势力,从而消灭其他的潜在威胁。
牵涉到胡惟庸案的开国功臣众多,然而他们皆未能幸免,最终都难以避免被抄家,尤其是陈德的后代。
结语朱元璋在历史上的评价众所周知,他的猜忌和多疑使得有可能的人难以幸免。然而,陈德的结局相对还算善终,至少他没有亲身经历后来27年的动荡混战。
会对朱元璋感到失望吗?这取决于他的经历。
#深度好文计划#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