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伐吴时,他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人。徐盛年轻时,由于遭遇战乱,从家乡莒县迁居到吴县。吴侯孙策去世后,弟弟孙权继承其位,任用徐盛为别部司马,率军五百人守柴桑,并担任柴桑县令,以抵御黄祖的入侵。黄祖曾派儿子黄射率领数千人攻击徐盛,徐盛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抵抗,杀伤黄射的部队千余人。其后开门主动出战,大败黄射。后来孙权加徐盛为校尉、芜湖县令,又因为徐盛讨伐临城南阿一带的山贼有功,加徐盛为中郎将,督校兵。公元年,曹操出兵濡须口,徐盛跟随孙权一同迎击。当时魏军曾经大举进攻横江,徐盛率领诸将前往迎战,不料突然遭遇大风,吴军的蒙冲战船被吹到敌军岸边,诸将心中恐惧,不敢出战,只有徐盛单独率领士兵上岸砍杀敌人,敌军只得退走。公元年,魏将曹休出兵洞口,徐盛与吕范、全琮渡江拒敌,遭遇大风,吴军伤亡惨重,徐盛聚集残兵,与曹休隔江对峙。徐盛以少御多,魏军无法取胜,双方只得各自退兵。公元年,魏文帝曹丕率领大军南征,企图渡过长江。徐盛献计在建业周边筑起围栏,制造篱笆,围栏上设下假楼,江中准备浮船。诸将认为这样做没什么意义,但徐盛坚持己见,完成了一系列设置。曹丕大军到达广陵,看到绵延数百里的围栏,心中惊疑,又见长江正在涨水,于是引军退却。诸将这才明白徐盛有先见之明,纷纷拜服。毛岗宗曾评价他有穰苴、孙武之风。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在《三国演义》中,无论前期或者后期,徐盛与丁奉都是一起登场和杀敌。在曹丕年伐吴,徐盛与丁奉一起率军迎敌,偃旗息鼓地在广陵城内设芦苇草人,装作布满士兵的空城。曹丕在龙舟上闻曹真回报城里没有一人,认为是诡计打算下舟查探,但心里拿不定注意询问刘晔,但刘晔也跟曹丕一样看法。当夜,曹丕军举起火把,灯火通明,反而江南没有半点光。曹丕认为是诡计便撤退,而淮河布满事先浸满鱼油的芦苇,徐盛把芦苇点燃,大火连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9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