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救朱元璋身中九箭,朱元璋朕绝不负你
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正是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但这一役打得也十分惨烈,朱元璋差点儿命丧鄱阳湖,幸亏有一位将军用身体护住他逃过一劫。但这位将军却身中九箭,命悬一线。
朱元璋鄱阳湖大捷后十分感激这位将军的救命之恩,当即允诺,“如果我当了皇帝,定不负于你。”君有情、臣有义,倒也是君臣不相负。此人在世时,朱元璋确实信守承诺,给予了这位将军封侯拜相的风光,但这份救命之恩却并未能保护庇荫子孙。27年后,朱元璋还是将其抄家削爵。此人是谁?又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不顾救命之恩对其后人下手?
01贫家出身的少年将军
这个舍身救了朱元璋的人叫陈德,他是较早追随朱元璋的功臣之一。陈德生于安徽凤阳的一户农家,元朝末年百姓生活困苦,陈德家世代务农,日子过得也非常艰难。
陈德虽然是农家少年,但非常勇敢。朱元璋投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后建立了自己的实力,陈德作为朱元璋的同乡,受到他的影响也投入到他的麾下,开始反抗朝廷的暴政。
最初的一段时间,陈德只是朱元璋帐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士兵,但他作战勇猛,很快便引起了上官的注意,一点点得到晋升逐渐进入了朱元璋的视线。朱元璋得知陈德是他的同乡后也着意提拔他。
年,陈德作为先锋官跟随朱元璋南渡长江,他作战勇猛很得朱元璋赏识。朱元璋开始任命他担任重要官职,他也非常争气,南征北战少有败绩。在征战的岁月中陈德也与朱元璋建立了深厚的君臣情谊。正是因此才让陈德在危急关头做出舍身救主的决定。
02舍身救主平步青云
时间来到了年,这是决定朱元璋命运的一年,也是改变陈德命运的一年。这一年四月,陈友谅动用水路60万大军进攻江西南昌,此时南昌守城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朱元璋亲自带领20万大军救援南昌,两军在鄱阳湖展开了正面交锋。
按理说以20万对峙60万,朱元璋并没有什么胜算。但陈友谅好大喜功,没有正确估计战场形势,以至于久攻南昌不下,一方面消耗了过多军需,使粮草补充不及时。
另一方面,陈友谅的战船都是高大的楼船,正赶上江水退潮,许多船只搁浅无法移动,导致士兵死伤。此消彼长,两方的实力反而可以一拼。
也正因此,鄱阳湖一战颇为惨烈。为了扭转战局,陈友谅的将军,元末名将张定边驾战船深入朱军阵营,直奔朱元璋所在战舰。
大家都没想到张定边竟然敢孤军深入,一时间都有些慌了手脚,以至于让张定边一路斩杀朱军阵营几员大将直取朱元璋。朱元璋惊骇之下赶忙令手下驾船躲避,船工在慌乱之余操作不当,竟然导致战船搁浅。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杀死朱元璋,不仅汉军此时的危机可解,还能为陈友谅夺取一大片地盘,张定边立即下令弓箭手射杀朱元璋。朱元璋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千钧一发之际陈德挺身而出护在朱元璋身前为他抵挡了箭矢,使朱元璋逃过一劫。
陈德身受重伤,朱元璋感激不尽,在陈德生命垂危之际朱元璋向他承诺,“如果自己当上皇帝,一定不辜负这份情谊。”
幸运的是,陈德并没有伤到要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便恢复了,但这次受伤还是给他的健康带来了隐患。康复后的陈德又返回战场厮杀,朱元璋记着陈德的功劳,每次分发战利品,给他的赏赐总比别人多。
陈德也感念朱元璋的知遇之恩,从不居功自傲,始终兢兢业业为朱家打天下。先后参与了北伐元朝、西征明夏等重要战役,为朱元璋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陈德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官位也越做越高。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赏功臣,封他为临江侯。虽然封了爵位,此后的几年中陈德也没能悠闲自在的生活,而是继续为朱元璋东征西讨。
直到洪武十年,他才因多年征战身体病痛交加,不得不卸下重任回乡休养,但还是在第二年,因旧时的剑伤复发而去世。
03未得善终的陈氏后裔
陈德的死,令朱元璋十分难过,为了悼念陈德,朱元璋特地下旨停朝三日以此来悼念陈德,并追封陈德为杞国公。
陈德死后他的儿子陈镛袭承了临江侯的爵位,也继承了父亲的勇敢和英武,继续为明朝征战,年仅三十一岁便战死沙场。在陈镛做临江侯期间,明朝发生了一件牵连甚广的谋反大案,胡惟庸案。或许是因为陈德与朱元璋的情谊,在胡惟庸案爆发时陈家竟能全身而退,并未受到牵连。
但有一个多疑的主子,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陈德去世后的第27年,李善长被他的仆人告发曾经参与过胡惟庸的谋反案,朱元璋立即雷霆手段抓捕了李善长一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员一万余人,其中便有陈德的后人。
此时的陈家早已不同往日,陈镛早在两年前便已经战死沙场,只留下一个八岁的儿子袭承了临江侯的爵位。可以说陈家此时对大明的江山没有任何威胁,如果陈镛真有造反之意,又怎么会甘愿战死沙场呢?但朱元璋并未对这些疑点进行调查,反而直接给陈家定了罪,抄家灭族,一点儿也没留情。
04结语
“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一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中,任你有千般本领,终究也大不过皇权去,皇帝重用一个人还是处置一个人可能只在早晚之间。
所以,古时候“鸟尽弓藏”才是大多数名臣良将最常走的路,以朱元璋的多疑,能够给陈德一个寿终正寝的结局,在他看来大概已经兑现了“定不负卿”的承诺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