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修建的简易版长城,让忽必烈的蒙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index_pre.html忽必烈两次派遣大军征伐日本,但两次都是铩羽而归,最后不得不放弃征服日本的打算。很多人都说这是日本人的运气好,有台风相助,但刀笔吏却不这么看。我们常说“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抵抗蒙元入侵的日本人身上,其实是最合适不过了——日本人的胜利,其实并不是偶然的。描述蒙古入侵的部分日本古画忽必烈的蒙元军队对日本的第一次远征,也就是“文永之役”结束以后,劫后余生的日本人虽然大感庆幸,但立刻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备战工作。这次备战工作的成绩之一,就是修建了一条史称“元寇防垒”的长墙,堪称是日本简易版的“长城”。这道名叫“元寇防垒”的简易版长城,实际上是一道高两米,绵延几十里的垒石墙,正对着福冈市的博多湾。日本的“元寇防垒”遗迹日本人当时判断,忽必烈的蒙元军队极有可能再次来袭,博多湾可能是蒙元军队的首选登陆之地。日本人当初能够做出这个判断,当然是基于很多的因素,但博多湾优良的港口环境和悠久的历史背景,一定也在他们的考虑因素之内。就博多湾优良的港口环境而言,该港口是日本当时难得一见的天然良港。如图所示:博多湾示意图博多湾的外面有半岛作为屏障,湾内自然风浪较小,甚至是风平浪静,非常适合停泊船只。博多湾内有一个叫能古岛的小岛,和半岛之间的距离非常宽,水又比较深,完全可以驶进大型的战船。就博多湾悠久的历史背景来说,它在唐朝时期就是日本遣唐使的主要出发地,是宋朝商人来日经商的主要抵达地,可以说是唐宋商人最熟悉的一个日本港口了。日本遣唐使基于蒙元军队最有可能从博多湾登陆的判断,日本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绵延几十里的“元寇防垒”,并且组织了大批的武士和物资向此地聚结。日本“元寇防垒”遗迹年的时候,忽必烈终于发动了对日本的第二次军事入侵,史称“弘安之役”。将近二十万的蒙元军队,四千多艘战船,气势汹汹地逼近了日本。不出日本人所料,蒙元军队在扫荡占领了外海的几个岛屿以后,果然开始在博多湾登陆,自然遭到了日本人的迎头痛击。“元寇防垒”不仅阻挡了蒙元军队长驱直入的步伐,也给防守在那里的日本人提供了足够多的保护。蒙元军队在博多湾登陆受挫以后,不得不退守到外海的岛屿之上,却又恰恰遇到了台风。众多的蒙元战船被台风摧毁,日本人再次逃过了一劫。日本“元寇防垒”遗迹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当初日本人不是深思熟虑,做出蒙元军队可能再次入侵,而且极有可能在博多湾登陆的判断。如果日本人没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数年的时间,修成了这道“元寇防垒”。几十万的蒙元军队倘若登陆日本成功,长驱直入,再大的台风,又能奈他们何呢?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上一篇文章: 从吊打蒙元水军,到被对方打的溃败,南 下一篇文章: 英西海战如何改变世界海上霸权格局大航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