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博物馆中有一艘古沉船,专家为了保护它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ge_ala
年时,英国考古学家在朴茨茅斯港海域打捞出一艘古代沉船,它便是著名的玛丽罗斯号沉船,素有“海上之花”的美誉。为了完整保护古沉船,考古专家们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他们究竟用了哪些保护措施?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玛丽罗斯博物馆位于英国朴茨茅斯附近,建造于年,是一座专门性的大型博物馆。据资料显示,玛丽罗斯博物馆建筑金额共耗资英镑,其面积达到了平方米左右,陈列文物1.9万件,其建筑特点是围绕玛丽罗斯残骸进行搭建。玛丽罗斯博物馆内设施齐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出水沉船玛丽罗斯号,以此向世人展示其带来的英国航海业的巨大成就。玛丽罗斯号是年沉没于索伦特海峡的战船,曾在英国皇家海洋舰队中屡立战功,由于其船体华丽威武,故此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称赞其为“海上之花”。玛丽罗斯号的沉没,源于亨利八世的过度自信。在他的命令之下,玛丽罗斯号船体被人为大修过几次,而且凭空添加了许多木质材料,致使船体负重过高,最终令其在一次迎击法国侵略者的战斗中彻底沉没。随着“海上之花”的瞬间凋零,亨利八世当即下令对其进行打捞。不过可惜的是,限于当时打捞技术的落后,以及玛丽罗斯号本身船体的巨大,打捞玛丽罗斯号的船员们最终无功而返。时隔多年之后,到了年,英国考古学家成功将玛丽罗斯号打捞出水,自此之后,他们就一直致力于对船体的保护工作上。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玛丽罗斯号的保护工作相当完善,甚至船体大部分残缺也都被完好地补全,称得上是水下沉船考古保护的里程碑式杰作。可是在此之前,英国考古学家们却因玛丽罗斯号的出水而感到头痛不已。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玛丽罗斯号本身全是木质结构,并且在海水之中浸泡了余年,其本身已经被腐蚀得相当脆弱。不仅如此,玛丽罗斯号虽安全出水,但船体木材本身饱水度极大,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因迅速脱水,木材开始收缩。一开始,考古专家对此现象不以为意,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玛丽罗斯号整艘船都有所开裂,这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完好地保护沉船残骸,工作人员只能不停地为其喷水,以此保持木材的湿润度。如此一来,一个重大的问题摆在了考古专家们的面前。我们都知道,有机物之所以会迅速腐烂,其主要条件便是潮湿与空气。如果玛丽罗斯号一直被反复喷水,一干一湿,船木的腐蚀速度将会是在海中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根本不利于其长期保存。换句话说,对于保护玛丽罗斯号而言,考古学家们提出的喷水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出于这种原因,考古专家们决定寻找一种新式材料,既能保证船体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又能与空气进行隔绝,以此来代替喷水保湿。经过努力的寻找,专家们还真的找到了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液体,它成为了水的最好替代品。可是该高分子聚合物也并非完美,它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液体,需要长时间不断的喷洒,方能保持船体湿润。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考古专家又为玛丽罗斯号外侧安置了密闭的玻璃幕墙,一方面可以保护船体不受外界破坏,另一方面还能让挥发的高分子聚合物被保存在玻璃幕墙内,从而达到保护船体的目的。纵观世界上诸多沉船的保护工作,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进行完善的,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极大潜力的考古工作。不得不说,在古沉船保护的道路上,人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1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