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中铁索连环真的没用吗在古代还是很有用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火烧赤壁之所以能成功,除了诸葛亮的东风,以及周瑜和黄盖大施苦肉计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庞统对曹操的铁索连环之计。

由于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不得已用铁索将大船连起来,北方的士兵在船上犹如陆地上一般,决战当日,黄盖领着数十艘艨艟开至江北,假意向曹军投降。当这些艨艟巨舰,接近曹军水寨的时候,黄盖下令一起发火,由于当时风大,立时起到了“火烧连船”的作用,摧毁了曹军水寨,甚至波及岸上的曹营。曹军大败,曹操统一中国的野心,被孙权和刘备联手粉碎了,开启了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

这段历史给了后人一个错误的印象,就是在海战中使用铁索连环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策。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早在春秋末期,中国已有连环船的记载。当时吴、楚、越等国为了称霸长江流域,大力发展水军。很多士卒因为无法适应水上航行的颠簸,经常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导致士兵作战能力降低。聪明的古人就用木板将船舶两两相连,从而提高了船只航行的稳定性。因为稳定,士兵在进行弓弩与标枪的射击时,命中率和杀伤效果成倍提升。

所以战船连接在一起,是自古以来的常规做法。在北方,战船的基本用途就是运兵送粮。而连环船中间有一片较大而稳定的平台,正好能用来承载士兵与物资,使船只的运载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依托连环船的稳定性,还能增加航运安全性。历史上记载秦国在占领巴蜀后曾利用成都平原屯田,然后再把成都平原的粮食运输到中原战区,保证了秦军的后勤供给。据说,运输工具依靠的就是连环船沿水路送到关中地区的。

历史上中国的海军远征能力的实现,靠的也是铁索连环。历史记载,公元1世纪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率领艘楼船出海,远征越南中部;公元年,唐朝水军在朝鲜白江口,以艘的大型楼船对阵多艘日本的舢板小船,唐朝楼船居高临下,弓箭铺天盖地地射杀日本的战船,大批日军被射成刺猬。白江口一战,使日军彻底丧失向朝鲜延伸势力的信心。

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即利用安装在连体船的攻城塔,攻下巴勒斯坦沿海港口城市阿克。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掉转枪头,攻打自己的基督教兄弟国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三面临海防御地形非常优良,而且经过历代帝王的努力,构建了古代世界最难攻克的严密城防系统。

十字军阵营内用大批的威尼斯的能工巧匠,他们师法亚历山大,将一些大船铁索连环起来,在这些连体船上安装高打12英尺的云梯,让士兵们可以直接登上城墙。这些工匠还有个创新之处,就是在船上设置了可以升降的平台,能将士兵以极高的效率运送到城墙所处的高度。为了配合士兵的作战,有的连体船还安装上攻城锤,猛烈敲击沿海城墙,砸出一个个缺口。

最终,号称永不会陷落的君士但丁堡被攻陷,十字军在城内大肆抢劫和屠杀,将这座繁华的城市变成炼狱。

君士坦丁堡之战,是西方人铁索连环战术的经典成功案例。

所以,无论中外历史,铁索连环在古代海战中都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所以铁索连环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有利因素来使用。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是一个综合实力的竞争,所以我们看到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时,要学会综合分析原因,而不是仅仅归结为某个计策或者某个环节的失误。大家觉得呢?

#赤壁之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1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