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之师败给大雪战争操盘手天气游民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这段节选自《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内容想必已经家喻户晓,孙刘两家设计让曹操将战船用锁链相连,最终用火攻的方式,将曹操率领的八十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而“凡用火攻,必藉风力”,这场战争虽说和谋士们的智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也和大多数人忽略掉的一个重要因素——天气息息相关。赤壁之战不可或缺的因素——东南风在曹操同意用锁链把战船链接起来时,其座下谋士程昱曾提出过担心被火攻的质疑。但曹操却断言冬季不会出现东风,只有西风和北风,无需担心。但正是突如其来的东南风才让孙刘两家放的这把火烧席卷曹营,让曹操措手不及,兵败如山倒。若是没有这股风的相助,在当时的战局下,孙刘两家绝无可能顶得住曹操的大兵压境。借东风也被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传唱赤壁之战只是众多典籍中记载的被天气左右胜负的例子之一,在历史上有无数的战争“鬼才”,他们才智过人,聪明睿智,名留青史,但却都栽到了老天爷的手中。天气,向来是左右战争胜负的一块重磅的砝码,一场在普通人看起来是“兆丰年”的大雪,有时候却会直接压垮一支钢铁之师。年底,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拿破仑挥师进入俄属波兰,并在11月底派出缪拉元帅奉命率6.6万法军向华沙和普罗次克之间的维斯瓦河一线进军。俄军前卫指挥本尼格森在仔细审查了局势之后决定从华沙撤走,拿破仑自此将大本营从由波兹南迁至华沙,并随即让法军全体整备,分三路越过维斯瓦河,对俄军正式展开进攻。进驻华沙的拿破仑并不知道天气会如此恶劣拿破仑本想凭借着一次或数次进攻击败俄国,但恶劣的天气让他的幻想化为了真正的泡影。持续的大雨让路面变得泥泞不堪,甚至有些地方的淤泥达到了过膝的深度,一些火炮类的辎重不得不被抛弃。与大雨同时而来的还有不断的降雪,风雪大作的天气让逆风作战的法军苦不堪言,甚至连火炮找到目标进行射击都变得困难。最终,在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之后,战争结束。拿破仑考虑到可能会出现补给脱节的情况,因此未敢渡过涅曼河。年法俄战争的全面爆发,则又一次显示出了天气的威力,拿破仑60万铁蹄直冲俄国,迅速占领了大量的地区,但随着4个月后冬季的来临,法军的进攻变得越来越吃力,日均-20℃的气温甚至让战马被直接冻死。大军深入腹地,恶劣的天气加上不能及时补给的粮草,让让法军苦不堪言。到12月撤退时,原本的60万大军已经几近全灭,只剩下“两万个被冻僵的灵魂”。降雪直接成了俄军的最强助力还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是当时法军的纽扣都是锡制的,在寒冷的天气下,锡制纽扣变得异常脆弱,因此很多法军衣服都没有扣子,变成敞胸露怀的状态,被寒冷的风雪活活冻死。虽然我们无从考证这种说法的准确性,但从另一方面,也再次印证了天气对于战争的影响。无独有偶,另一位企图征服欧洲的战争鬼才也倒在了风雪之下,年制定了“台风计划”的希特勒决定进攻莫斯科,他充满了信心,因为在那一年11月7日,也是就是苏联十月革命节前,德军已经推进到离莫斯科只有三四十里的位置,甚至借助望远镜都能够看到克里姆林宫。然而突如其来的气温骤变却让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再次打了个空。希特勒的“台风”计划中,三线出击的德军在冬季到来之前就会占领莫斯科首先是降雨,连绵不断的降雨让路面变得如同沼泽一般,重型武器需要畜力牵引才能缓慢前进,大大影响了德军的推进速度,在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士兵们甚至要趟着齐腰深的水前进。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随后突如其来的降温才让德国人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绝望。德军先锋的古德里安对这场严寒的印象非常深刻,在他战后的回忆中我们了解到,从那一年的10月6日第一场降雪开始,气温就像是从山顶扔下来的石头一样,以“自由落体”般的速度骤降,到11月13日时已经降到了零下8度,到12月初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三四十度,而此时的德军由于补给的不及时,还都身披单薄的夏装,战斗力可想而知。所向披靡的古德里安从未想到他这支装甲劲旅会败的这么彻底被冻住的不止是士兵,那些钢铁巨兽也饱受降温带来的影响。坦克履带没有防滑尖刺,在冰面上寸步难行;燃料被冻住,德军士兵在发动坦克时要先在车底用火烤一会;一些自动枪械根本无法正常开枪。反观对面的苏军,大部分师团来自西伯利亚地区,对这种天气见怪不怪,厚重的冬装,涂满防冻油的枪械和防冻的载具,这场战争在莫斯科雪花飘落的那一刻,胜负就已经见了分晓。苏军很多师团对这种天气已经习以为常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天气在战争中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多科技力量的投入让天气的“砝码”越来越轻。但即使是这样,一些高精尖的设备也难以逃脱被天气摆布的厄运。在海湾战争中,装备精良的美军就保守沙尘和炎热天气的困扰。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军执行“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时,美军士兵就领略到了高温的恐怖。伊拉克的中部地区夏季炎热程度难以想象,最高气温甚至可以达到65℃,士兵脱水中暑频繁发生,一些设备更是被晒得根本无法直接用手触摸,甚至连一些生化性质的武器,也在高温下加速挥发与分解,缩短了有效时间。炎热的气温让诸多士兵非常不适应除了炎热,沙尘暴也没有让士兵们安心,漫天飞舞的黄沙直接将可见度降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美机械化步兵师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就出现过因为漫天黄沙造成的误射情况。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沙尘暴天气会使“阿帕奇”直升机每50个小时吸入80磅细沙,使涡轮桨叶片常常结有沙层,造成该机的15%动力损失和10%的燃料损失。沙暴中的美军悍马车队同时,漫天的风沙也让夜视设备保守困扰,在晴朗的天气,美军的夜视仪有效距离可达米,但在风沙漫天的时候,可视距离就只剩可怜的几十米了。可以说,天气无论是在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中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在一些以战争为题材的游戏中,为了将战争的真实场面在现,也为了增加游戏的乐趣性,也选择性的加入了一些天气的因素。比如《CODOL》推出的勇者游戏模式。这该模式下除了枪法与意识之外,天气因素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或许你被逼到绝处,眼看就要阵亡,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却把你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或许你正人挡杀人,战无不胜,一场忽然降下的酸雨却蒙蔽了你的双眼,腐蚀了你的护甲让你死于非命。一系列天气元素的加入让游戏增加了一点偶然性与随机性的乐趣,能时刻带给你小惊喜。一场比赛的胜负,很可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酸雨影响该模式还在近日更新了史上最大的多人地图,新地图包含林区、城市等5种不同的地形,同时在原有的多种随机事件的基础上加入了包含上述酸雨等两种全新的随机事件。全新的地图,全新的随机事件让游戏更加具有挑战性天气对于战争的影响从未消失过,在未来甚至会有气象武器的诞生也尚未可知。成也天气,败也天气,天气对战争的影响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优势一方来说,一场大雨甚至可以胜得过千军万马,但对于劣势一方来说,这场大雨可能就是要命的煞星。
上一篇文章: LNG战船撞击黑暗星球究竟是冲破星球还是 下一篇文章: 为何内战之后,奥古斯都较少谈及尤利乌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