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定台湾仅8天500艘战船便一统台湾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www.txbyjgh.com/zjjs/m/Index.asp?page=1
知史局号作家︱关捷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也就是公元年7月8日早上,63岁的水师提督施琅在铜山,率领名将士誓师。老将军跪拜天地祭祀诸神:“今施琅奉旨出征,收抚澎台,求国家之一统、图江山之永固、泯两岸之恩仇、得骨肉之团聚……”誓师结束,施琅一转身,向他的顶头上司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拱手道别。施琅:“康亲王,末将本次征台,不获全胜,决不还朝。”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施将军,本王与圣上一样,对您充满信心。祝您旗开得胜,夺回我中华的台湾岛。”施琅:“嗻!”康熙定台湾说罢,施琅就与御前侍卫督战将军瓜尔佳·黄海登上了战船。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黄海将军,做好你的前锋,同时,万万保护好施老将军。”黄海:“请康亲王放心,为大清江山一统伟业,我黄海万死不辞!”康亲王行辕外的无边草坪上,集结了两万多的大清水师官兵,初升的太阳照耀这个宏伟军阵,大军涌动,弃岸登舟,好一派壮阔的水师出征图。两天以后,即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六日清晨,中国历中上空前的大海战打响了。在福建铜山港,施琅大将军的令旗一挥,多艘战船乘风破浪,径直扑向台湾,万炮轰鸣,硝烟弥漫,瞬时,台湾海峡被战火烧成一片通红。八天以后,即到了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台湾岛上的第三代延平王郑克塽投降。从明朝天启四年开始悬孤海外60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为此,顺治、康熙父子两代努力了四十年,而康熙自己就精心筹划苦苦等待了22年。这一年的中秋节,也就是八月十五这一天,康熙收到八百里加急捷报,他的爱将、堂兄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水师提督施琅、御前侍卫黄海联合签名的报捷折子,上面有金粉大字:台湾今已归属我大清版图。年时的大清帝国康熙帝特别高兴,他挥笔写下七律、五言绝句各一首。七律《中秋日闻海上捷音》是这样写的,“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五言绝句《是夜对月再成绝句》是这样写的,“明月中秋节,驰书海外来。自今天汉上,万里烟云开。”17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两首诗,似乎仍然不能表达他的兴奋,康熙帝又乘兴写了一首《赐施琅诗并序》他在自序中说“海氛之不靖,舟宗艟出没,波涛震惊。海滨居民鱼盐。蚕织、耕获之利,咸失其业,朕心恒悯恻焉。迩者滇、黔、陇、蜀、湖、湘、百粤悉底敉宁,蕞尔台湾,阻险负固。尔施烺衔命徂征,决策进取,楼船所指,将士一心,遂克岛门,迫其营窟,勇以夺其气,诚以致其归。捷书到阙,时值中秋,对此佳辰,欣闻凯奏。念瀛壖赤子,获登衽席,用纾南顾之忧,惟尔丕绩。即解是日所御之衣驰赐,载褒以诗。”接着,他这样写道,“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伏波名共羡,南纪尽安流。”30岁的康熙帝放下御笔,端起一杯酒来,他不由得想起二十二年前的那天早上,那年,他8岁。作家关捷新书发布会旧照(未完,下期更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2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