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的惊天战绩鸣梁海战

北京中科专家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自从年的中日白村江海战战败之后,日本多年来一直没有再进犯朝鲜半岛,直到年。这个时候,日本的封建领主丰臣秀吉首次完成了近代的统一,经济实力已经不容小觑。然而,原以为会进展非常顺利的侵略朝鲜之旅,却连续碰壁,因为他们遇到了一名天生的战将。这位朝鲜战将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前一年日本准备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被任命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这一海军要职。任职后,他马上竭尽全力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在最重要的问题上下工夫∶整顿军队和改制武器。他吸收了朝鲜海军的优良传统及当时明朝的先进经验,对所属海军的战斗编队、战略战术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还重点对朝鲜的战船龟船进行了天才般的改造。总之,日本海军遇到这样一位积极准备、善于部署、有勇有谋的骁将,尽管人数众多,依然倒了八辈子霉,不断地被压制,被击败。后来,韩国将此将领的事迹改编为一部电影《天军》。这位无敌的将领,就是大名鼎鼎的李舜臣。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妨先看看两军的武器装备。在当时,日本使用的战船主要有大型船舰安宅船,这种船体积大而坚固,但比较朝鲜海船要脆弱一些。船中央后方设警楼,分三层,配小橹挺、大橹80挺。武器为大筒与铁炮,是正规海军的核心力量,水军布阵时的核心所在,一艘可搭乘名士兵。日本的很多安宅船都浑身包裹了铁皮,坚固是够坚固,可惜有利就有弊,铁甲固然让它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但也让它行动起来非常的笨重缓慢。日本还有一种关船,以前在海上的航行要道设置关卡,向往来船只收取过路费,因为要追赶不肯付过路费的船只,关船在设计建造的时候主要偏重于速度,到了这个时期,这种船就被当作军船使用了。关船是一款中型战船,设计思想是在兼顾防御力的基础上提高机动性,两舷在80挺橹到40挺橹之间,武器配备的是大筒与铁炮,是水军的主战力量。除此之外,日本还有小型船——小早船,设计思想是放弃防御力,尽可能大地提高机动性。两舷在40挺橹之下,在正规海军中主要负责侦察和传报。但因其轻巧灵便,效费比高,技术含量低。小早船可以分为铁炮船、长柄船、奇船、物见船、番船、兵粮船等。一般配备橹百只,则需要水手百人,船头舵手五人,火枪兵百人左右,战斗人员占据总人数的一半。如果以风帆为动力,则所需水手可大大减少,可搭乘百人的铁炮队。还有一种霹雳船,也是小早船的一种,但却是双头。上面所配备橹有60挺,速度是平常船只的两倍,比一般小早船更快更稳,船上没有火器,而是设置霹雳炮———投石机。日本的战船大小结合,可以说是非常机动灵活,但是李舜臣自有对付他们的妙法。鉴于日本舰队的实力,李舜臣把朝鲜传统的龟船加以改进。改进后的龟船长30余米,宽三米多,船身及上面的龟壳用硬木制作,包上铁板,敌人炮火不易伤害它;铁板上还装有密集的铁钉,使敌人在接舷战时无法攀登;船头有一个大龙头,上设两个炮眼,在行进中船内可焚烧硫黄等物,烟从龙口喷出,可以起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作用。船身四周凿有很多炮眼枪眼,便于士兵在船内向敌人开火。同时,船的两侧各有十面船桨,战斗时一齐划动,航行飞快,进退自如。加大后的船体可多存放淡水、粮食,适合长时间、远距离航行。龟甲板坚固,机动灵活,攻击和防护能力均较好,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像神勇之人一般,无往而不胜。事实上,李舜臣所做的这些对海军的改善和船只的改进是在战争发生之前就积极准备好了的,可以说是未雨绸缪,并且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年4月,日本侵略者的爪牙伸向了朝鲜半岛。日本以陆军的优势兵力在朝鲜釜山登陆,同时以强大的舰队配合陆军行动。李舜臣指挥朝鲜水师奋起抗击,屡挫日本海军,牢牢地控制着制海权,迟滞了日本陆军的进攻速度。5月,李舜臣水师与日本海军在玉浦洋面上展开激战。日军认为自己实力无穷,所以傲气十足,根本不把朝鲜水师放在眼里,在玉浦港的日本战船上的大部分水兵一登岸,便进村庄抢劫去了。李舜臣乘敌不备,率85艘舰船隐蔽疾驶,直扑玉浦港,当即击沉、烧毁敌舰26艘,当晚又击沉击毁敌舰18艘,朝鲜水师仅一人负伤,大获全胜。接着,从5月底到6月上旬的唐浦战役中,李舜臣又发挥了其优秀的指挥才能。5月29日,李舜臣率领23艘战舰,与元均指挥的水师会合,准备向泗川洋面的日军阵地发动进攻。到达预定地点时,李舜臣发现敌占据的地形险要,不利攻击,这下该怎么办呢?李舜臣随机应变,采取以退为进的战术,把日军引诱出港口,准备在洋面上歼灭敌人。日军果然中计,见朝鲜海军不战而退,误以为是胆怯,即全力追击。待敌追至对朝鲜水师有利的海域时,李舜臣出其不意地转退为进,以龟船充当先锋,冲入敌阵,左冲右撞,往来穿梭,同时发射各种火炮,将敌舰撞破或击沉。其他战船也不甘示弱,箭炮齐发,日本舰队大乱,慌不择路,最终全部被击沉或被缴获。6月2日,李舜臣率舰队进攻唐浦敌军,令龟船冲向敌旗舰并将其撞破,同时抓住日本舰船容易着火的弱点,纵火将在唐浦的21艘敌舰全部烧毁。三天后,李舜臣又采取诱敌出洋、前后夹攻的战术,日军不知道汲取教训,再次上当,又烧毁日舰26艘。接下来,朝鲜水师在闲山岛与日本海军迎来激战。闲山岛水深,利于朝军的龟船行动,一开始朝鲜舰队就利用小规模攻势诱使日军进入包围圈中,待日军全部进入后,隐藏在闲山岛北的主力立刻摆开了鹤翼阵,同时从正面和侧面击溃了日军。此战共击毁日军59艘战舰、杀死数千人,日本海军的主力几乎全被击毁。这下,日本海军才慌了,因为海军的不断失利,直接影响了陆上的侵略行为。闲山岛大捷后,日本海军屡战屡败,主力丧失殆尽。特别是丢掉制海权后,日军的陆上攻势因为缺乏补给而被迫减弱,在占领平壤后,日军停止了攻势。李舜臣也因为闲山岛等一系列战功,被朝鲜王封为二品正宪大夫、三道水军统制使。据说,三道水军统制使是朝鲜专为他而第一次设置的官职。日本无奈,在对李舜臣恨之入骨的同时,只好于年开始跟朝鲜议和。但日本没有放弃这场战争,为了拔去这颗眼中钉,使用反间计诬李舜臣居功自傲,阴谋篡权。年1月,日本人利用朝鲜的党派之争,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李舜臣。朝鲜国王李盼偏听偏信,将李舜臣下狱,幸亏一些爱国将领出面死保,李舜臣才得以免死,但被贬为士兵,不再统帅军队。│得知反间计成功后,丰臣秀吉马上于2月21日再度下令建造│战船,调动14万陆军和两万水军入侵朝鲜,从动员到集结共花费五个月时间,在7月集结完毕。没有了李舜臣做指挥的朝鲜海军,还能否给来势汹汹的日本舰队迎头痛击?二、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朝鲜的海上力量失去了李舜臣这样的奇谋之将,似乎再也施展不开手脚。此次日军丰臣秀吉是从水陆两路进犯朝鲜,日本海军统帅九鬼嘉隆经过多次的失败,决定一雪前耻,7月7日,他率领庞大的日本舰队,偷袭了停泊在漆川岛的朝鲜海军。他考虑到日本安宅船不是朝鲜龟船的对手,所以此次日本海军专门针对朝鲜海军的龟甲船做了改进,把原有的安宅船及大关船都临时包上铁壳,变成了巨型铁甲船。开战时,还在谈判期间的朝鲜海军以为日本的舰队是路过的运输舰队,没有丝毫戒备,突然遭到日本舰队发起的进攻,战船全被日本海军击沉击毁,海军指挥官三道水军都统制元均被火炮击中身亡,朝鲜水军被重创。随后,日本水军配合陆军水陆夹击漆川岛的朝鲜水军,朝鲜水军几乎全军覆没,日海军完全控制了制海权。日本陆军分为左路军和右路军。登陆后采取的是钳形攻势,两路军分别向南原和全州前进,根据计划,这两路军应在朝鲜王京汉城会师。日军又分别攻陷南原、全州、黄石山、金州、公州等地,王京汉城已经无险可守。是李舜臣回来的时候了。朝鲜即将倾亡,朝廷迫于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只好重新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师统制使,以挽救国家危亡的重任。但同时,朝廷认为水师已垮,难以御敌,令李舜臣率部登陆作战。临危受命,再次复出的李舜臣以军事谋略家的眼光洞察形势,认为水师绝不可废,以残存的12只战船和名水兵为基础,补充了一部分兵员,抓紧训练。李舜臣重新选择了新的水师基地,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及其他因素。很明显,敌人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朝鲜要取胜,必须借助地利,即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敌人。8月底,李舜臣指挥朝鲜水师击退前来偷袭的八艘敌舰后,主动撤到地势险要的珍岛碧波亭隐蔽起来。这一带的地势李舜臣是了如指掌的∶前有小岛阻拦,港内可以隐藏数十艘战船;更为有利的是这个海域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即鸣梁海峡。这里每天海潮涨落四次。李舜臣认为这个阻难狭路是杀敌的好战场。他派人在鸣梁海峡东西两个出口暗设铁索和木桩,目的是要涨潮时驶入的敌舰,退潮时不能驶出,给朝鲜水师提供一个理想的瓮中捉鳖的场所。但是,即使地势再险要,十多只战船,几百名士兵,对付日本的一百多艘战船,两万名士兵,有胜算的把握吗?放在别人那里,可能只有三成的胜算,但在李舜臣这里,是十成。9月15日,日军先头部队六艘关船驶入鸣梁海峡,被李舜臣迎头痛击,六艘战舰掉头就跑。第二天,日本海军主帅藤堂高虎率领全部的艘战舰和艘运输舰杀向鸣梁海峡。此时,在鸣梁海峡的出口处,李舜臣的12艘战舰和从朝鲜西海岸飘来的一艘板屋船正严阵以待,为了防止日军攀爬,李舜臣在13艘战船的周围搭上白布,并在布上扎满铁钉。日军刚开进鸣梁海峡,就看见李舜臣指挥着13艘战舰开了过来,李舜臣的战舰空放了几炮掉头就跑。李舜臣准备得当,略施小计,将许多民船伪装成战船放在海峡深处,藤堂高虎以为那里是朝鲜水军的大本营,更坚定了他追击的信心,但是却不知道危险正在等待着他们。这个时候,海流正由东向西,日舰航速很快,越往里走海峡越窄,日军开始有些担心。此时,李舜臣的13艘战舰已经驶过珍岛碧波亭,李舜臣看见行进中的日舰有些犹豫,便让舰上朝军擂鼓、摇旗、呐喊、大笑,藤堂高虎顿时怒火中烧。这里航道狭窄,藤堂高虎只好将多艘战舰每十艘编成一队,大批日军战舰威风凛凛地向13艘朝舰驶来,13艘朝舰上有李舜臣新招来的名水军,这些新人看见日舰驶来吓得不知所措。李舜臣用自己坚定的信心安抚他们,鼓舞他们拿出勇气来战斗。战士们果然有了战斗的决心,李舜臣下令向日舰开火,30艘战舰一起开火,日舰当中的一艘大型安宅船前庭当场被击中,海水灌了进去,藤堂高虎和胁坂安治立刻乘小船离开。13艘战舰齐向日舰逼来,双方进行了炮战。朝舰装备火炮的杀伤力远远超过日本的大筒,转眼间,日舰被击沉四艘,朝舰虽然被打得千疮百孔,但并无一艘被击沉。航道狭窄,一百多艘日舰无法得到施展,只能由十几艘安宅船在前面打,后面战舰无法上前,船多的优势顿时成了劣势。冲上前去的安宅船几次被李舜臣的炮火打了回来,朝军拿着鸟铳和日军互射。日本水军根本没有现代海战的概念,仍然采用落后战法,等舰船靠近后,由士兵攀上朝舰砍人。有些日舰还没有靠近就被李舜臣的火炮打毁,朝鲜的船上四周的白布布满了钉子,日军无法攀爬,有的日军登上朝舰后迅速被朝军杀死。日军看强攻不成,遂下令火攻,几十艘日舰上的水兵开始向朝舰发射火箭,一时之间万箭齐发,也有很多火箭落入海中。但李舜臣预料到了这一招,船身周围的布都被海水浸泡过,火箭射上去迅速被熄灭。虽然朝军战船没有受到损失,但许多士兵被火箭射中,兵力遭到了严重的折损。终于,潮水帮手来了。峡内海流转向,退潮开始,海水开始从西往东灌,日军的一百多艘战舰顿时被潮流冲得七零八落,不成队形,许多前进中的战舰被冲得往后退,又被李舜臣事先安排的铁索和木桩挡住去路。李舜臣觉得时机已到,让人放下铁锚,扎稳了战舰,然后架起弩机,将一发发点燃的炮弹装在上面向日舰发去,一时间数十发炮弹向日舰袭来,处在乱流中的日舰一艘艘被打沉。藤堂高虎急令全线撤退,撤退中的日舰更加混乱,有的日舰由于互相撞击而沉没,一些小的战舰直接被撞翻。李舜臣让人拔起铁锚,顺着海流在后追,边追边用弓弩和鸟铳攻击日军,藤堂高虎被鸟铳击中,让人扶入内舱。日军战舰的撤退和退潮的洋流又冲撞到了后面的艘运输舰,被李舜臣追上后又是一番炮击。但终因朝鲜战船太少,无法乘胜追击,因为在开阔的洋面上,朝军是极不占优势的。日本海军撤出海峡后,战舰和运输舰一起越过兰浦,直接撤到了釜山。这次战役,李舜臣以13艘战船,击沉敌船36艘,毙敌余人,重创了日本舰队。这次胜利不仅粉碎了日军的海上进攻,而且使敌陆军也不得不龟缩在南海岸的狭小地带。为后来的露梁海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李舜臣就这样,以极少的兵力,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奇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